[实用新型]方便操作的翻身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1607.3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2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岩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A61G13/1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刘涛 |
地址: | 255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操作 身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翻身板,属于翻身板领域。包括支架、翻板和承载板,翻板和承载板通过合页进行铰接,支架上设有滑轨,承载板底部设有滑槽,滑槽卡在滑轨上,翻板搭在滑轨上,承载板顶面上设有条形气囊,翻板侧面设有起重杆;可以一个人完成大重量的病人的翻身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翻身板,属于翻身板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神经受损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许多动作需要医护人员或护理人员进行辅助才能完成。其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高位截瘫病人,这一类病人全身都无法动。医护人员在对病人进行身体清理和后背检查时,需要他人辅助翻身。有的病人体重并较轻,一个人就可以将其翻过来,但是体重在180斤以上的病人,医护人员一个人很难为其翻身。这样就非常不方便,需要呼唤他人帮忙,如果四周无人则无法对病人的后背进行清理,也无法完成后背的检查。而且医院的巡检比较紧张,如果无法及时完成翻身,医生可能会选择去检查其他病人,这样就会耽误治疗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翻身板,可以一个人完成大重量的病人的翻身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便操作的翻身板,包括支架、翻板和承载板,翻板和承载板通过合页进行铰接,支架上设有滑轨,承载板底部设有滑槽,滑槽卡在滑轨上,翻板搭在滑轨上,承载板顶面上设有条形气囊,翻板侧面设有起重杆;
支架为矩形,且分为两段,分别为A段和B段,A段和B段通过合页铰接,A段和B段的连接处设有缺口,滑轨安装在B段上,B段上还设有横梁,横梁上设有螺孔,承载板底部设有驱动块,驱动块与螺杆旋转连接,螺杆穿过横梁与横梁上的螺孔配合,螺杆一端固定有旋转块,旋转块上设有通孔;A段上设有固定钩,B段上设有固定孔,固定钩与固定孔配合。
所述的方便操作的翻身板,A段上设有躲避桥,螺杆于躲避桥下方穿过,并伸出支架外,躲避桥两端设有辊轮。
所述的方便操作的翻身板,条形气囊连通有充气管和放气管,充气管连通到承载板侧面的充气口,充气口内安装有单向阀,放气管连通到承载板侧面的放气阀门。在翻身前,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打气筒或者高压气源通过充气管对条形气囊打气,使其充气鼓胀,然后在翻身完成后通过打开放气阀门将气放出,使条形气囊回归初始状态。
所述的方便操作的翻身板,缺口包括A段上的A缺口和B段上的B缺口,A缺口和B缺口为镜像关系,A缺口和B缺口的纵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
所述的方便操作的翻身板,驱动块包括与承载板固定连接的块A,以及通过螺丝连接在块A上的块B,块A底部设有横截面为半圆形,纵截面也为半圆形的凹槽A,块B顶部也设有横截面为半圆形,纵截面也为半圆形的凹槽B,凹槽A和凹槽B组合在一起将螺杆一端的旋转头卡接在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所述的方便操作的翻身板,病人躺在床上,而护理人员在床下为其翻身无法用上力量较强的下肢力量。本申请有效的转移了用力位置,使一个人即可完成大重量病人的翻身操作,不会耽误后续的操作,避免了因为翻身时间过长,导致医生离开,先去检查其他病人,影响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驱动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块A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B-B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岩,未经王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16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