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杯纺纱机车头排杂风机和排杂风箱的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1650.X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2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宥融;石焕强;陈国方;田飞飞;王家乐;艾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1/00 | 分类号: | D01H11/00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丁建清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 机车头 风机 风箱 布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杯纺纱机车头排杂风机和排杂风箱的布置结构,包括车头机架、设置在车头机架底板一侧的排杂风机和设置在车头机架底板另一侧的排杂风箱,所述排杂风机与排杂风箱间通过连接风管密封连通,所述排杂风机的上端连接有与排杂风机密封连通的排杂风管且排杂风管固定在车头机架上,所述车头机架的顶部安装有消音器,所述消音器与排杂风管上端密封连通。本实用新型布局合理,充分有效地利用了车头内部的有限空间,避免了对车头内部零部件的干涉,改善了排杂效果,提高了纺纱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转杯纺纱机车头排杂风机和排杂风箱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转杯纺纱机纺纱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杂质,而现有的转杯纺纱机一般只在车尾配有排杂装置,由于转杯纺纱机用于纺纱的车身设置较长,仅仅依靠车尾的单一排杂无法满足实际的排杂需求,特别是对于在接近车头处所产生的杂质的排杂处理效果不佳,因此,如何提升转杯纺纱机的排杂效果是当前纺织机械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杯纺纱机车头排杂风机和排杂风箱的布置结构,布局合理,充分有效地利用了车头内部的有限空间,避免了对车头内部零部件的干涉,改善了排杂效果,提高了纺纱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转杯纺纱机车头排杂风机和排杂风箱的布置结构,包括车头机架、设置在车头机架底板一侧的排杂风机和设置在车头机架底板另一侧的排杂风箱,所述排杂风机与排杂风箱间通过连接风管密封连通,所述排杂风机的上端连接有与排杂风机密封连通的排杂风管且排杂风管固定在车头机架上,所述车头机架的顶部安装有消音器,所述消音器与排杂风管上端密封连通。
与排杂风机同侧的所述车头机架的一端设有变频器冷却室,与排杂风机同侧的所述车头机架的另一端设有电器控制系统室,所述排杂风机设置在变频器冷却室与电器控制系统室之间。
所述车头机架的底板上安装有减震垫,所述排杂风机包括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减震垫上。
所述连接风管包括与排杂风机连通的风机风管和与排杂风箱连通的排杂风箱风管,所述风机风管和排杂风箱风管间通过密封套密封连接。
所述排杂风机上部与排杂风管下部间通过橡胶套密封连接。
所述排杂风管背向排杂风箱的侧面设有留尾风箱排风接口。
与排杂风箱同侧的所述车头机架上安装有工艺风道,所述工艺风道与排杂风箱顶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车头的有限空间内合理布局排杂风机、排杂风箱及相应的管道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转杯纺纱机排杂性能欠佳的问题,改善了排杂效果,提高了纺纱质量,且车头内部各零部件间无干涉,散热均匀,后期维护方便,具有极佳的使用效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剖面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剖面图。
图中:车头机架1、变频器冷却室11、电器控制系统室12、排杂风机 2、电机底座21、连接风管3、风机风管31、排杂风箱风管32、密封套33、排杂风箱4、工艺风道5、排杂风管6、固定铰链61、留尾风箱排风接口62、消音器7、橡胶套8、减震垫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16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电机驱动立式车床
- 下一篇:一种煤气作业培训考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