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三向涵洞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2675.1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6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严少波;张胜平;鲁聪;吕玉蓉;商耿;顾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43005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涵洞 排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三向涵洞排水结构,包括涵洞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涵洞本体的两端洞口分别作为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所述涵洞本体的其中一个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的外侧连接有第三向涵洞。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施工难度低,施工周期短,工程造价低,在无需架设桥梁并不破坏路基边坡上天然落水洞的同时将公路两侧的水顺利排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涵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三向涵洞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公路涵洞排水结构:是指在公路工程中,为了使公路顺利通过沟渠不妨碍交通,设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第三向涵洞,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用于跨越天然沟谷洼地排泄洪水,或横跨大小道路作为人、畜和车辆的立交通道,或农田灌溉作为水渠。涵洞主要由洞身、基础、端和翼墙等。涵洞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常用钢筋混凝土、钢波纹管等材料筑成。一般孔径较小,形状有管形、箱形及拱形等。
涵洞对公路的使用功能有很大的影响,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传统的公路涵洞,一端为进水口,一端为出水口。部分山区公路,出水口为天然落水洞,其位置位于路基边坡上,路基两端均为进水口,传统涵洞无法满足排水要求,采用桥梁跨越工程造价高,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设计一种新型的公路涵洞排水结构,将会给山区公路的排水带来极大的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山区公路传统涵洞排水结构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稳固,排水效果好的公路三向涵洞排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公路三向涵洞排水结构,包括涵洞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涵洞本体的两端洞口分别作为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所述涵洞本体的其中一个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的外侧连接有第三向涵洞。
所述的一种公路三向涵洞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向涵洞外侧设有保护设施,保护设施为钢筋混凝土封闭式结构,包括基础、墙身以及顶板。
所述的一种公路三向涵洞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涵洞本体和第三向涵洞均包括基础,所述第三向涵洞的基础低于涵洞本体的基础。
所述的一种公路三向涵洞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涵洞本体的类型为圆管涵、拱涵或者箱涵。
所述的一种公路三向涵洞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向涵洞的类型为圆管涵、拱涵或者箱涵。
所述的一种公路三向涵洞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向涵洞的末端通向天然落水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施工难度低,施工周期短,工程造价低,在无需架设桥梁并不破坏路基边坡上天然落水洞的同时将公路两侧的水顺利排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设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设施的B-B剖视图。
图中:涵洞本体1、第三向涵洞2、保护设施3、第一进水口4、第二进水口5、出水口6、基础7、墙身8、顶板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26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工具及其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装式羊料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