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肢溶栓导管外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2914.3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1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甜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华笙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黄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望江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导管 固定 装置 | ||
一种下肢溶栓导管外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台、第一支架、转动轴、翻转板、压紧台、扭簧和粘扣带;固定台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部设置有第二凹槽;压紧台上设置有与第二凹槽对应的并与第二凹槽配合以夹紧导管的第三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均为弧形槽;翻转板设置在压紧台上,翻转板上设置有连接台;连接台设置在转动轴上;转动轴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扭簧设置在转动轴外周,且扭簧两端分别抵接在固定台和翻转板上;第一支架和粘扣带均设置在固定台上。本实用新型能固定在病人下肢上,并能通过夹紧导管实现对导管的固定,导管不会脱落,使用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肢溶栓导管外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血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对病人危害大,动脉血栓易造成肢体缺血坏死,甚至死亡,静脉血栓可能导致病人肺栓塞而死亡。导管溶栓是国际上推荐的治疗血栓性疾病有效、安全的方法,导管溶栓是指置溶栓导管顶端于患侧股动脉或股静脉血栓末段,连接微量泵推注尿激酶,以进行溶栓治疗。
但是医务人员在利用溶栓导管对病人进行治疗时,只是简单的使用医用胶带将导管端部粘在病人下肢上,而外露的导管没有得到固定,导管容易受到人为误碰,甚至导致导管的脱落,使用安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下肢溶栓导管外固定装置,能固定在病人下肢上,并能通过夹紧导管实现对导管的固定,导管不会脱落,使用安全性好。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肢溶栓导管外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台、第一支架、转动轴、翻转板、压紧台、扭簧和粘扣带;
固定台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部设置有第二凹槽;压紧台上设置有与第二凹槽对应的并与第二凹槽配合以夹紧导管的第三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均为弧形槽;翻转板设置在压紧台上,翻转板上设置有连接台;连接台设置在转动轴上;转动轴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扭簧设置在转动轴外周,且扭簧两端分别抵接在固定台和翻转板上;第一支架和粘扣带均设置在固定台上。
优选的,固定台、第一支架、转动轴、翻转板、压紧台、扭簧和粘扣带组合成一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并排设置有两组,固定组件中的固定台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位于两组固定组件之间,导向杆连接有调节台。
优选的,调节台上设置有第四凹槽;导向杆贯穿调节台并与调节台滑动连接,导向杆远离与固定台连接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第四凹槽内。
优选的,调节台上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并排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缠绕杆。
优选的,翻转板远离转动轴一端设置有拨动柄。
优选的,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弹性垫;第三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弹性垫。
优选的,固定台底部连接有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医务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溶栓导管治疗时,通过粘扣带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病人下肢上,翻开翻转板,翻转板带动扭簧一端转动,此时扭簧内储存的弹性势能增大。医务人员将导管放置在固定台上的第二凹槽内,扭簧释放弹性势能,扭簧推动翻转板向第一凹槽方向转动,直至翻转板被压紧在固定台上;压紧台随翻转板转动,压紧台转动至第一凹槽内,压紧台将导管压紧在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之间,从而实现对导管的固定。本实用新型能固定在病人下肢上,并能通过夹紧导管实现对导管的固定,导管不会脱落,使用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下肢溶栓导管外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华笙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华笙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29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用在逆作法施工中的可拆卸式钢结构柱帽
- 下一篇:超声探头及超声成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