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筒式换热器和具有其的换热蓄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3049.4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0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彤;徐长锋;连培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高精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5C1/145;F25C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熊思远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换热器 具有 换热蓄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筒式换热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一端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另一端设置有制冷剂出口;所述套筒内并联设置有至少一组换热系统,每组所述换热系统设置有进水管、出水管和若干个并联设置的换热管,每组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每组若干个并联设置的换热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套筒内并联设置多组换热系统,每组换热系统包括若干个换热管,加大了水溶液的流量,提高蓄冰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蓄冰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还公开了一种换热蓄冷装置,包含上述套筒式换热器,可以有效提高换热蓄冷装置的蓄冷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蓄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筒式换热器和具有其的换热蓄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冰蓄冷技术主要分为动态冰蓄冷技术和静态冰蓄冷技术。在静态冰蓄冷中,水在传热面上通过自然对流换热和固体导热的方式,使静态的水被冻成冰并附着在传热壁面上,但系统蒸发温度随着冰层热阻的增加逐渐降低,使系统效率逐渐降低。
现有技术通常是采用动态冰蓄冷技术制冰,在冰蓄冷装置中设置单根换热管,换热管内的水溶液降至相变温度以下获得溶液过冷度,而后保持其过冷状态继续流动,再在特定干预手段下解除溶液的过冷状态,从而在水溶液中生成冰晶后与水混合形成冰浆;然而设置单根换热管,水溶液流量过小,蓄冰效率低,难以在大型商场的空调设备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筒式换热器,能够高效蓄冰。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套筒式换热器的换热蓄冷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套筒式换热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一端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另一端设置有制冷剂出口;所述套筒内并联设置有至少一组换热系统,每组所述换热系统设置有进水管、出水管和若干个并联设置的换热管,每组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每组若干个并联设置的换热管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套筒式换热器,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在套筒内并联设置多组换热系统,每组换热系统包括若干个换热管,加大了水溶液的流量,提高蓄冰的效率。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换热管内设有转轴和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件,每个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刮刀,所述刮刀外缘紧贴所述换热管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刮刀为不锈钢螺旋刮刀。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换热蓄冷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套筒式换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蓄冷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上述套筒式换热器,加大了水溶液的流量,提高了换热蓄冷装置的蓄冷效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蓄冷水罐,所述蓄冷水罐底部设置有水输送管、顶部设置有冰浆输送管,每组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水输送管相连接,每组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冰浆输送管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输送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蓄冷水罐底部设置有与水输送管相连接的过滤阀。
进一步的,所述蓄冷水罐上设置有冰浆输出口和补给水入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装有制冷剂的冷源罐,所述冷源罐底部连接有与所述制冷剂入口相连接的制冷剂输送管,所述冷源罐顶部连接有与所述制冷剂出口相连接的制冷剂回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蓄冷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高精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高精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30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