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动总成系统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3050.7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3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胡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00 | 分类号: | B60L15/00;B60K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总成 系统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总成系统和汽车,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驱动总成系统包括控制器、电机和实现控制器和电机电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机各自的壳体上均开设有可供所述连接组件穿过的避让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器和/或电机的所述避让孔处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设有可供所述连接组件穿过并与其过盈配合的安装孔。通过在电机和控制器至少之一的避让孔上设置密封件,密封件环绕于连接组件上,从而对避让孔形成封堵,使电机壳体和控制器壳体的内腔相互隔离,防止电机工作时产生的湿热气体进入到控制器内,对控制器形成了有效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总成系统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总成系统和汽车。
背景技术
三合一总成驱动系统中,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三相连接方式为:电机控制器的三相铜排及旋变线束穿过电机控制器底部通孔和电机端盖顶部通孔进入电机端盖内,在电机端盖内腔与电机的三相线束及旋变线束连接。此方式中,电机端盖顶部与电机控制器底部通孔未完全密封,导致电机内腔与电机控制器内腔是相通的。驱动系统运行中,在高温环境下,电机内部可能存在的湿热气体通过电机端盖顶部未密封的通孔进入电机控制器内部,影响控制器内部电子元器件寿命及腐蚀控制器壳体内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提高电机和控制器之间的密封效果的驱动总成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驱动总成系统的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驱动总成系统,包括控制器、电机和实现控制器和电机电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机各自的壳体上均开设有可供所述连接组件穿过的避让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器和/或电机的所述避让孔处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设有可供所述连接组件穿过并与其过盈配合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避让孔内设有第一台阶部,所述密封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台阶部卡接配合的第二台阶部。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粘接固定于所述避让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的台阶面之间设有使密封件固定于所述避让孔内的粘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避让孔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避让孔弹性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的侧壁上凸出形成弹性凸块,所述避让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可供所述弹性凸块嵌入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当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三相铜排和旋变线束时,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块和第二密封块,所述第一密封块上设有可供所述三相铜排穿过并与其过盈配合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密封块上设有可供所述旋变线束穿过并与其过盈配合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数量与所述旋变线束的电线数量一致,所述旋变线束的多根电线一一对应穿过多个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控制器壳体或所述电机壳体注塑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驱动总成系统的汽车。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驱动总成系统中,通过在电机和控制器至少之一的避让孔上设置密封件,密封件环绕于连接组件上,从而对避让孔形成封堵,使电机壳体和控制器壳体的内腔相互隔离,防止电机工作时产生的湿热气体进入到控制器内,对控制器形成了有效的保护。
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驱动总成系统中,借助密封件上的第二台阶部和避让孔内的第一台阶部相互卡接配合,从而为密封件的安装提供限位作用,提高密封件与避让孔的安装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30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边组合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温合金电阻带生产的卷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