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底管道后挖沟冲水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3476.2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0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朱霖;张戟;郑金龙;石启正;焦鹏;周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港疏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10 | 分类号: | E02F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管道 后挖沟冲 水头 装置 | ||
一种海底管道后挖沟冲水头装置,包括:冲水头框架、冲水头结构、轮轴、滚轮轴和连接组件,冲水头结构与冲水头框架前后侧连接,轮轴与冲水头框架左右两侧连接,滚轮轴与冲水头框架下端连接,连接组件与冲水头框架连接。其中,冲水头结构包括:分叉管、第一冲水喷嘴、第二冲水喷嘴和高压冲水管对接法兰。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新型冲水头结构,代替原耙头,实现将耙管上的高压冲水引入冲水头机械装置上作为动力水源,并根据水力原理,利用耙吸船泥泵提供的低压大流量的强大水柱对管道下方的土壤进行有效冲击,从而冲刷出有效宽度和深度的沟型,提高冲刷效率,同时还能补偿耙吸船航迹偏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耙吸式挖泥船耙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底管道后挖沟冲水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后挖沟技术在施工时采用锚泊进行定位和移位,因此作业时需要抛设大量的锚索,施工准备期长,施工时需要对周边航道进行封锁。而且施工时需要大量的辅助船舶配合其作业。如果挖沟工程需要管道上方进行回填覆盖时,还需调用其它船舶进行施工。
而耙吸挖泥船机动灵活,而且经过简单改造很容易实现回填功能,有些耙吸船本身就已具备回填功能。
现有的后挖沟设备中,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冲水来冲刷砂土层并利用水与砂土置换形成管沟。而耙吸挖泥船恰好具备泥泵和高压冲水泵这种能提供大量动力水源的能力。
所以现在迫切需要研制出一种能利用耙吸船本身具备的泥泵和高压冲水泵提供的水动力进行后挖沟作业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底管道后挖沟冲水头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海底管道后挖沟冲水头装置,包括:冲水头框架、冲水头结构、轮轴、滚轮轴和连接组件,所述冲水头结构与冲水头框架前后侧连接,所述轮轴与冲水头框架左右两侧连接,所述滚轮轴与冲水头框架下端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与冲水头框架连接;
其中,所述冲水头结构包括:分叉管、第一冲水喷嘴、第二冲水喷嘴和高压冲水管对接法兰,所述分叉管与冲水头框架前侧连接,所述第一冲水喷嘴与分叉管左侧连接,所述第二冲水喷嘴与分叉管右侧连接,所述高压冲水管对接法兰与冲水头框架后侧连接,所述高压冲水管对接法兰与耙管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三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冲水头框架两侧上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三连接组件与冲水头框架两侧下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新型冲水头结构,代替原耙头,实现将耙管上的高压冲水引入冲水头机械装置上作为动力水源,并根据水力原理,利用耙吸船泥泵提供的低压大流量的强大水柱对管道下方的土壤进行有效冲击,从而冲刷出有效宽度和深度的沟型,提高冲刷效率,同时还能补偿耙吸船航迹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冲水头框架100、冲水头结构200、分叉管210、第一冲水喷嘴220、第二冲水喷嘴230和高压冲水管对接法兰240。
轮轴300、滚轮轴400、连接组件500、第一连接组件510、第二连接组件520和第三连接组件53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港疏浚有限公司,未经中港疏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34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
- 下一篇:一种输电线路的中相引流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