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梁、副车架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4161.X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8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仙;杨炎;王大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2D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李健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挂系统,具体公开了一种管梁,包括基础管梁(1)和与所述基础管梁(1)固定连接的管梁端头,所述管梁端头包括端头面板(2)和贯穿固定于所述端头面板(2)的套管(3)。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副车架和汽车。本实用新型的管梁不仅成型简单,而且结构强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挂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管梁。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副车架和汽车。
背景技术
副车架是重要的汽车底盘受力结构件,一般由前后横梁和左右纵梁构成,通过横、纵梁的互相垂直焊接,形成副车架的框架结构。将前后悬挂组装至副车架上,构成车桥总成,再将该车桥总成一同安装至车身上,可以阻隔震动和噪音。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副车架,通常采用多个管梁连接构成其主体结构。副车架中的传统的管梁,其端头部位结构较为复杂,并且还设置有用于安装衬套的套管,同时,由于车辆行驶过程中管梁承受着来自于车身的变载荷,因此还需要保证管梁自身的强度。
汽车副车架通过衬套实现与车身的连接,而在现有技术中,副车架的管梁端头设置有安装衬套的套管,采用套管与管梁一体冲压成型,成型难度较大,且冲压所需的模具结构较为复杂,模具成本较高,难以满足市场对更加低廉的副车架的需求。
申请日2014年10月17日,申请号为201420603213.9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副车架及汽车,其中,该副车架的横梁端部具有圆弧面,与衬套安装孔直接焊接连接。虽然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该横梁端部的成型难度,但横梁端口部位结构仍较为复杂,仍然较难冲压成型;并且焊缝焊接半圈在受到力矩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可能引发焊接失效。
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管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梁,该管梁成型简单、结构强度高。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副车架,该副车架成型简单,结构强度高。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的悬挂系统强度更高,更加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管梁,包括基础管梁和与所述基础管梁固定连接的管梁端头,所述管梁端头包括端头面板和贯穿固定于所述端头面板的套管。
优选地,所述基础管梁为等截面的管梁。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等截面管梁为圆形截面管梁。
具体地,所述端头面板包括相互扣合并固定连接的端头上板和端头下板,所述端头面板具有安装端和容纳所述套管的安装孔,所述安装端具有用于与所述基础管梁焊接的配合面,所述安装孔为分别设置在所述端头上板和端头下板的尺寸相同的同轴圆孔。
优选地,所述端头上板和所述端头下板具有翻边结构。
优选地,所述套管的端部伸出于所述端头上板和端头下板的外表面,并且所述套管的侧壁分别与所述端头上板和所述端头下板固定。
优选地,所述基础管梁与所述管梁端头焊接连接,所述端头面板和所述套管焊接连接,所述端头上板和所述端头下板焊接连接。
更优选的,所述安装端与所述基础管梁的焊接接头为搭接接头,所述端头上板和所述端头下板翻边结构处的焊接接头为搭接接头,所述套管与所述端头面板的焊接接头为T接接头。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副车架,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管梁。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第二方面中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副车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41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粉体包装机
- 下一篇:高阻隔抗冲击包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