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水稻田用水稻秧苗搬运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5713.9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0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蓝瑞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安源升河寒地水稻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2400 黑龙江省绥***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水稻田 水稻 秧苗 搬运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水稻田用水稻秧苗搬运工具,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底端旋转有转轴,转轴的侧面安装有底板,底板的内侧旋转有旋转柱,旋转柱的外侧安装有旋转爪,底板的一侧安装有贯穿杆,支撑板的侧面旋转有旋转轴承,旋转轴承的一侧安装有秧苗盘,设置有旋转爪,使得当需要将秧苗盘进行搬运时,将支撑板向上移动,将底板通过转轴进行旋转,底板带动旋转柱进行旋转,贯穿杆从土壤内部取出,使得能够通过旋转柱带动旋转爪与地面进行支撑,而可将秧苗盘通过旋转轴承进行倾斜移动,并使用者将连接柱从凹槽内部取出,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拉取支撑板,支撑板的底端通过旋转爪进行旋转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育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适用于水稻田用水稻秧苗搬运工具。
背景技术
培育秧苗,往往需要使用秧苗盘对秧苗进行培育,在撒下稻种后,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就可以进行插秧。
因水稻田内部通常较为湿润,无法方便工具对秧苗盘进行搬运,从而使得现有的搬运工具不适用于对秧苗在水稻田内部的搬运,而现有的秧苗盘通常为人工挑取,使得现有的水稻秧苗无法方便使用者进行搬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中现有的搬运工具不适用于秧苗搬运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水稻田用水稻秧苗搬运工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水稻田用水稻秧苗搬运工具,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旋转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侧旋转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外侧安装有旋转爪,所述底板的一侧安装有贯穿杆;
所述支撑板的侧面旋转有旋转轴承,所述旋转轴承的一侧安装有秧苗盘,所述秧苗盘的两端嵌入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嵌套连接有连接柱,所述旋转轴承的另一侧安装有卡接架,所述卡接架的侧面嵌入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活动嵌套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的一侧旋转有内轴承。
优选的,所述内轴承和卡接板均设置于支撑板的内部,所述内轴承与卡接板呈10-35°旋转连接,且内轴承和卡接板组合设置有两组呈垂直方向排列。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嵌入有与旋转轴承相匹配槽体,所述旋转轴承通过卡接架与卡接板呈水平方向滑动嵌套连接,且支撑板与连接柱呈水平方向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秧苗盘设置有3-5个于支撑板的一侧,且连接柱分别嵌套于秧苗盘侧面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贯穿杆设置有多根,所述贯穿杆通过转轴与土壤贯穿连接,且贯穿杆均匀分布于底板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旋转爪与旋转柱呈360°旋转连接,所述旋转爪呈半圆弧状设置,且旋转爪贯穿有4-6个于旋转爪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转轴贯穿设置于支撑板的底端,所述底板正面呈倒置凹状设置,且底板通过转轴与支撑板呈90°旋转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水稻田用水稻秧苗搬运工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适用于水稻田用水稻秧苗搬运工具设置有旋转爪,使得当需要将秧苗盘进行搬运时,将支撑板向上移动,将底板通过转轴进行旋转,底板带动旋转柱进行旋转,贯穿杆从土壤内部取出,使得能够通过旋转柱带动旋转爪与地面进行支撑,而可将秧苗盘通过旋转轴承进行倾斜移动,并使用者将连接柱从凹槽内部取出,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拉取支撑板,支撑板的底端通过旋转爪进行旋转移动,从而达到了能够方便秧苗于水稻田内部进行搬运的效果,避免了现有的秧苗需要人工挑取搬运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安源升河寒地水稻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庆安源升河寒地水稻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57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台式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辅助式手机贴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