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底式防吸残渣吸液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5758.6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0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九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底 式防吸 残渣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沉底式防吸残渣吸液接头,包括储液筒,所述储液筒的一侧连接有进液管,且进液管的一端连接有引导管伸入到储液筒的内部,所述储液筒的底部开设有排渣槽,且排渣槽的内部设置有软塞,所述储液筒的顶部设置有卡接头,且储液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吸液管,所述第一吸液管的一端与卡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吸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螺纹接头,所述螺纹接头的一端内侧连接有第二吸液管,所述第二吸液管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吸收含有沉淀物质的液体时,可避免将沉淀物质吸入进管道中,避免造成管路堵塞,且方便将储液筒中的残渣排出,并方便冲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诊断用品领域,涉及吸液接头,具体是一种沉底式防吸残渣吸液接头。
背景技术
吸液接头的主要作用是对药液进行吸附,便于将药液进行转运储存,在利用吸液接头进行药液吸附时,药液中存在的残渣容易吸附到接头当中,容易造成管道堵塞,因此在使用吸液接头时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规避。
现有的吸液接头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吸液接头在吸附带有沉淀物的药液时容易将沉淀吸入到吸液接头的管道当中,长期使用容易造成管道堵塞;现有的吸液接头在使用完毕之后不方便对其内部进行清洁,且不方便将接头内残存的残渣排出,给实际使用带来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吸液接头在吸附带有沉淀物的药液时容易将沉淀吸入到吸液接头的管道当中,长期使用容易造成管道堵塞;现有的吸液接头在使用完毕之后不方便对其内部进行清洁,且不方便将接头内残存的残渣排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沉底式防吸残渣吸液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沉底式防吸残渣吸液接头,包括储液筒,所述储液筒的一侧连接有进液管,且进液管的一端连接有引导管伸入到储液筒的内部,所述储液筒的底部开设有排渣槽,且排渣槽的内部设置有软塞,所述储液筒的顶部设置有卡接头,且储液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吸液管,所述第一吸液管的一端与卡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吸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螺纹接头,所述螺纹接头的一端内侧连接有第二吸液管;
所述第二吸液管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螺纹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液管和第二吸液管呈垂直设置,且第二吸液管通过螺纹套与螺纹接头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渣槽的内壁与软塞的外壁衔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垫圈,且软塞的长度大于排渣槽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管的直径,且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螺纹接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管呈弯折状设置,且引导管的一端向储液筒的底部方向弯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吸液管和第二吸液管垂直连接,第二吸液管的进液方向与储液筒的底部保持平行,避免液体直接吸入到第二吸液管,极大的降低了残渣进入到管道的几率,液体首先进入到第二连接管,再进入到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直径设置成小于第二连接管的直径,使得整个第二吸液管的内部形成台阶孔结构,部分进入到第二连接管内部的残渣在进入到第一连接管时由于进液孔径变小,进而被格挡在第一连接管内,从而能够避免吸液接头在吸液时将残渣吸入到管道当中,有效的避免了管道堵塞;
通过在储液筒的底部开设排渣槽,且在排渣槽的内部设置软塞,配合进液管一端连接的引导管,软塞拔出,沉淀在储液筒底部的残渣排出,引导管向储液筒的底部弯折,从进液管送入冲洗水,经由引导管直冲到储液筒的底部,进而可以进行冲洗,最后从排渣槽排出,便于对整个吸液接头进行清洗,使得吸液接头可以重复进行利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九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九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57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升降支撑机构的灾后救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生态种植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