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榨油机的压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7540.4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8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杨禄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禄平 |
主分类号: | B30B9/14 | 分类号: | B30B9/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汤冠萍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榨油机 压榨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用榨油机的压榨组件,包括管状的榨膛以及带螺纹的榨杆,榨杆穿设于榨膛内,榨杆的出料端同心地装配有一耐磨柱,耐磨柱的周壁与榨膛的内壁之间为出渣间隙;耐磨柱与榨杆之间通过一穿设于轴心的T头螺杆锁合,且T头螺杆锁紧于榨杆的方向与榨杆的转动方向相反;T头螺杆与耐磨柱之间还夹置有卡簧。由于榨杆相比榨膛更易磨损,因此在榨杆尾端设置可更换的耐磨柱,可使得使用寿命更长;耐磨柱与榨杆之间通过T头螺杆的反向螺纹配合,并设有有卡簧,不仅拆装简便,而且耐磨柱与榨杆之间不易脱离,更不会出现漏油;还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耐磨柱来匹配不同的油料压榨压力,从而达到最佳出油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榨油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小型榨油机的压榨组件。
背景技术
家用榨油机,又名小型榨油机或微型榨油机等,其体积小,结构紧凑,适合家庭使用。其原理是利用热榨或冷榨技术,通过螺杆物理挤压出植物油。
现有的螺杆式家用榨油机,其油料通过榨膛内榨杆的挤压后,由从榨膛的中后段底部出油孔流出,而油渣则从榨膛的尾端排除。经压榨后的油渣,通常干燥而坚硬,会与榨膛及榨杆的壁摩擦,导致榨杆及榨膛磨损,时间一长,出渣口间隙增大,导致榨膛内压力不够,降低了出油率;其中,由于榨杆是转动的,其磨损程度最大。
为了解决该问题,公开号为CN20864611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压榨机构,该压榨机构的最优选方式是,将榨膛的出渣部和压榨段分体设计,并通过轴向插置的固定销结合,且在出渣部内壁设置耐磨层。该压榨机构可通过更换出渣部来延长使用寿命。但该压榨机构依然存在几方面的问题:1、由于榨杆是不停转动的,实际工作中榨杆与油渣之间摩擦损耗更大,一旦榨杆直径磨损到一定程度,即使更换了出渣部,榨膛内也会因压力不够而导致出油率降低,因此这种结构可延长的使用寿命有限;2、在压榨时,由于榨膛内向尾端的挤压力非常大,该压榨机构将出渣部通过轴向插置的固定销设置成可拆结构是不合理的,实际操作中,即使将出渣部与压榨部焊接结合,也有可能因巨大的挤压力而脱落;该结构显然无法在可拆卸与可承受巨大挤压力之间取得平衡,且结合面易出现漏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可靠性强且易于维护的压榨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家用榨油机的压榨组件,包括管状的榨膛以及带螺纹的榨杆,所述榨杆穿设于所述榨膛内,所述榨杆的出料端同心地装配有一耐磨柱,所述耐磨柱的周壁与所述榨膛的内壁之间为出渣间隙;所述耐磨柱与所述榨杆之间通过一穿设于轴心的T头螺杆锁合,且所述T头螺杆锁紧于所述榨杆的方向与所述榨杆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T头螺杆与所述耐磨柱之间还夹置有卡簧。
进一步,所述耐磨柱与所述榨杆的配合面具有凹凸配合结构。
进一步,所述凹凸配合结构包括位于所述耐磨柱配合面的凸台,以及位于所述榨杆配合面的与所述凸台匹配的沉台。
进一步,所述榨杆的螺旋槽深度由入料端至出料端逐渐变浅。
其有益效果在于:1、由于榨杆相比榨膛更易磨损,因此在榨杆尾端设置可更换的耐磨柱,可使得使用寿命更长;2、耐磨柱与榨杆之间通过T头螺杆的反向螺纹配合,并设有有卡簧,不仅拆装简便,而且耐磨柱与榨杆之间不易脱离,更不会出现漏油;3、还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耐磨柱来匹配不同的油料压榨压力,从而达到最佳出油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榨油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禄平,未经杨禄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75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管道内壁清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消防用的便携式消防水枪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