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绵城市建设道路雨水循环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8507.3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7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彭唐云;彭唐银;王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盛韵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E06C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城市建设 道路 雨水 循环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建设道路雨水循环处理系统,涉及海绵城市建设和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蓄水池以及检修井,所述检修井内安装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预制于检修井内壁的固定架、转动连接于固定架且水平设置的转轴以及一端固接于转轴的绳梯;所述转轴的一端凸出固定架的外侧壁设置且固接有手轮,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用于对转轴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辅助装置,便于辅助人员进入蓄水池内,因而便于维修人员对蓄水池内的设备进行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建设和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建设道路雨水循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据统计全国600余座城市中,50%以上的城市缺水,近20%的城市严重缺水。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绿地面积逐渐减少,原本具有涵养水源功能的绿地、湿地、沟渠等区域大部分演化为硬化地面,致使城市在面临强降雨时仅能依靠市政管网排水,造成内涝灾害频发、径流污染严重;而暴雨过后却又陷入干燥缺水的窘境,热岛效应显著。“逢雨必涝、雨后即旱”的现象使得城市水生态面临着两个极端:一方面是城市内涝严重,雨洪管理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则是大部分城市缺水严重,水资源供应严重不足,尤其是干旱期严重缺水与丰雨期大量雨水外排、排水系统不堪重负的矛盾日益严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现有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899905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其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雨水一体化循环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雨水收集单元、雨水处理单元和雨水利用单元,雨水处理单元包括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和膜生物反应池,膜生物反应池与储水模块连通;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弃流池,弃流池的入口处设置有透水隔板和浮板,透水隔板和浮板连接成一工字型结构,弃流池一侧面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挡水板,开口与市政污水管网相连,在透水隔板、浮板、挡水板和弃流池入口处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感应器;雨水利用单元包括与储水模块连通的蓄水池,蓄水池中设置有水泵,水泵与地面上的喷洒控制装置相连,蓄水池上部的土壤中设置有湿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与喷洒控制装置相连,蓄水池还通过管阀与市政管网连通;所述蓄水池中设置与地面连通的检修井。
但是,上述检修井内未设置辅助装置,这样不便维修人员进入蓄水池内,因而不便维修人员对蓄水池内的设备进行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建设道路雨水循环处理系统,其通过设置辅助装置,便于辅助人员进入蓄水池内,因而便于维修人员对蓄水池内的设备进行维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建设道路雨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蓄水池以及检修井,所述检修井内安装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预制于检修井内壁的固定架、转动连接于固定架且水平设置的转轴以及一端固接于转轴的绳梯;所述转轴的一端凸出固定架的外侧壁设置且固接有手轮,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用于对转轴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维修人员需要进入蓄水池内时,通过转动手轮转动转轴,转轴转动便可将绳梯放下,然后维修人员便可进入蓄水池内;当维修人员通过绳梯离开蓄水池后,通过反转手轮反转转轴,转轴反转便可将绳梯收起,然后通过第一固定机构对转轴进行固定,从而便可使绳梯与水分离,因而能够延长绳梯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通过设置辅助装置,便于辅助人员进入蓄水池内,因而便于维修人员对蓄水池内的设备进行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盛韵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盛韵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85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型钢悬挑的钢桁架斜撑体系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显示工作状态的指示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