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用透明帽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8621.6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6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斌 |
主分类号: | A61M5/42 | 分类号: | A61M5/4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32302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镜下 食管 静脉曲张 硬化剂 注射 透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用透明帽,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管状,所述外壳的右端端部围绕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2个凹槽,且相邻2个凹槽之间的部位形成凸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用透明帽,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端部的凹槽,凹槽用作静脉固定窗,使用时,利用凹槽卡住曲张的静脉后稳稳的扎入,这样控镜者可以轻易解决消化道的蠕动及控镜水平问题所至的镜身不问以及解决消化道内部湿滑所至的针孔不到位扎针易滑脱的问题。其次,通过设置多个凹槽,只需在外侧调节内镜的角度,即可调整凹槽与曲张的位置对应关系,节约手术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用透明帽。
背景技术
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术(endoscopic injectionsclerotherapy, EIS),是指在内镜下经内镜钳道孔进入注射针,对准食管或胃底的静脉曲张进行注射组织胶、硬化剂等介质的注射治疗。目的是使曲张的静脉坏死,从而避免因静脉曲张导致的出血及死亡。传统的手术方法主要在于术者的控镜能力及完善的术前评估准备,使得内镜注射针可以准确的扎入曲张的静脉中,但由于人体消化道的蠕动及控镜的水平不一,注射针准确轻松的扎入是手术的最大难点。若不能准确刺入静脉,而将硬化剂注入粘膜下层或肌层,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食管溃疡壁溃疡、出血和穿孔。
而常规透明帽为管状硬质塑料透明帽,安装在内镜前段伸出部分较短,且都为平头状,曲张的食管静脉被限制在透明帽下方周围,内镜注射针穿刺时常与静脉方向平行,需要内镜下扳动操作旋钮,使内镜前段侧向弯曲呈一定角度后,暴露靶静脉,并在未伸出注射针前找准穿刺点,再行穿刺注射,费时、失误率高。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为201120341738.6)公开的一种内镜下食管静脉硬化剂注射用透明帽,包括透明管状结构的透明帽外壳及设置于透明帽外壳端部的静脉穿刺窗,治疗时,所选注射点的靶静脉滑入透明帽内的静脉穿刺窗内,即确定了穿刺方向和靶点。然而食管、胃底等场景,这些部位的静脉,多为弧形或者环状,发生曲张往往不止一处,如果采用该专利文献中的透明帽,由于静脉穿刺窗只有1个,如果透明帽随着内镜进入工作钳道孔内,曲张部位与视窗开口距离较远,则不得不抽出内镜,进行角度调整,为手术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用透明帽,可有效固定静脉,使注射针能准确的进行穿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透明帽包括管状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端部围绕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2个凹槽,且相邻2个凹槽之间的部位形成凸台,所述凹槽用于卡住出现曲张的静脉。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的内部为同轴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上相对靠近凹槽的一侧为小孔,相对远离凹槽的一侧为大孔,所述小孔和大孔由环形台阶面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数量为4个。
外壳可以为直圆筒状,也可以呈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凹槽的一端的外径小于相对设置凹槽所在一端的另一端的外径。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沿外壳轴向方向开设。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为U型、V型、或矩形中的任意一种。更进一步的,相邻两个凹槽的槽型区别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凸台的端面齐平。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是由硅胶、橡胶、ABS、PE中的任意一种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斌,未经叶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86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尸体解剖肢体固定装置
- 下一篇:挤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