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搏动性耳鸣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30246.9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7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丁秀勇;李悦;白云;苏金霏;任沁展;王振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秀勇 |
主分类号: | A61B5/12 | 分类号: | A61B5/12;A61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严勇刚;何春兰 |
地址: | 10005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搏动 耳鸣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搏动性耳鸣检测仪,包括麦克风、脉搏传感器、主控电路板和计算与存储装置。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麦克风接口、脉搏传感器接口以及USB接口。本申请可以通过麦克风和脉搏传感器同步采集患者的耳鸣声音信号和脉搏信号,将采集到的耳鸣声音信号和脉搏信号分别通过麦克风驱动与信号放大单元以及脉搏信号放大单元进行放大处理,然后通过模数转换单元将其转换成可以被计算与存储装置存储和处理的数字信号,以便于后续分析过程中将耳鸣声音信号和脉搏信号进行同步分析,用以判断耳鸣类型和病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用于耳鸣检测的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搏动性耳鸣检测仪。
背景技术
搏动性耳鸣(Pulsatile Tinnitus,PT)是由头颈部器官或血管产生异常声音,通过骨结构或血流传送到内耳而使患者感受到的搏动性耳内异常声响。搏动性耳鸣是最常见的客观性耳鸣,大部分是由患者头颈部动静脉问题所致。
目前搏动性耳鸣临床诊疗中存在明显不足。首先,理论上,PT属客观性耳鸣,即患者和检查者都能听到的耳鸣,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检查医师使用听诊器在患者外耳道或乳突部进行听诊的方法,因敏感性不高多数患者的耳鸣医师根本就听不到,无法准确判断患者的耳鸣是否客观存在。其次,PT病因复杂,根据病因可分为动脉源性、静脉源性和非血管源性搏动性耳鸣等,静脉源性PT病因有良性颅内高压、乙状窦骨壁缺损或憩室、颈静脉球体瘤等,非血管源性PT病因有腭肌痉挛、咽鼓管功能障碍等。病因不同,需要选择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完全不同,但是目前的检测手段无法有效采集到耳鸣声音,更谈不上判断病因,仅凭医师经验进行治疗缺乏目的性,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加重患者负担。第三,目前PT的病因学检查以影像学手段为主,但影像诊断的理论基础是根据影像检查的异常解剖结果来推测PT病因,该异常结果和PT间是否存在确定因果关系无法判断,影像检查存在明显解剖异常但无PT现象临床也是常见现象,单纯依靠影像学检查容易导致误诊甚至误治。
目前常见的通过听诊器去听耳鸣声音的PT检测手段,由于声音很弱,检查医师能够确切听到耳鸣声音的概率原本就不大,也无法排除其它声音的干扰问题,而且还需要根据经验人为判断PT病因,缺乏客观性。听诊得到的声音信号也无法完整记录下来进行分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搏动性耳鸣检测仪,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搏动性耳鸣检测仪,用于同步采集耳鸣声音信号和脉搏信号作为后续分析搏动性耳鸣的数据,所述搏动性耳鸣检测仪包括麦克风、脉搏传感器、主控电路板和计算与存储装置,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插入外耳道中的麦克风的麦克风接口、用于连接脉搏传感器的脉搏信号接口以及一个用于连接计算与存储装置并对所述主控电路板供电的USB接口;所述麦克风接口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上的麦克风驱动与信号放大单元;所述脉搏信号接口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上的脉搏信号放大单元;所述USB接口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上的模数转换单元的数字信号输出端;所述麦克风驱动与信号放大单元和脉搏信号放大单元分别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的模拟信号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分别连接插入左右外耳道中的麦克风的两个麦克风接口。
本申请可以通过麦克风和脉搏传感器同步采集患者的耳鸣声音信号和脉搏信号,将采集到的耳鸣声音信号和脉搏信号分别通过麦克风驱动与信号放大单元以及脉搏信号放大单元进行放大处理,然后通过模数转换单元将其转换成可以被计算与存储装置存储和处理的数字信号,以便于后续分析过程中将耳鸣声音信号和脉搏信号进行同步分析,用以判断耳鸣类型和病因。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搏动性耳鸣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秀勇,未经丁秀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02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自动复位机构的三管式静脉切除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耐高温的编织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