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腔式主机扫气箱泄放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30820.0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9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培莉;杨述闯;刘永歆;唐传安;李斌;柯小磊;李世用;邹淼;王旭;谭志成;万东伟;毕国华;白志平;徐广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B01D29/03;B01D17/025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腔式 主机 扫气箱泄放柜 | ||
一种双腔式主机扫气箱泄放柜,有泄放柜,泄放柜内腔中间、竖向设置有隔板,隔板中心带有不锈钢网,隔板将泄放柜内腔分割成左、右两部分,分别是油渣腔和油水腔,油渣腔柜体上方设置有泄放注入口,油水腔柜体下方设置有泄放排出口,油水腔柜体上方设置有排气口,油渣腔柜体表面设置有人孔盖,油水腔柜体表面设置有人孔盖;泄放柜柜体底部设置有蒸汽加热管,蒸汽加热管从泄放柜柜体一侧插入,从泄放柜柜体另一侧伸出。本发明的这种双腔设计结构,可自动分离油渣、油水,防止泄放排出口及其泄放管路堵塞的同时,便于工作人员清理、维护,降低驳运油渣泵损害的风险,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计和船舶建造领域,具体涉及船舶内部一种带有双腔的主机扫气箱泄放柜。
背景技术
通常,船舶主机扫气箱泄放柜为单腔形式,主机扫气箱内的水、燃油、滑油及油渣,均泄放至一个腔体内,易于堵塞排放口及其泄放管路,不便于船舶日常清理及维护;若泄放至废油柜之后,通过油渣泵排出,其中的油渣会加重泵的磨损,降低泵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腔式主机扫气箱泄放柜,旨在达到解决排放口堵塞的同时,提高泵使用寿命的目的,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腔式主机扫气箱泄放柜,有泄放柜,所述泄放柜内腔中间、竖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中心带有不锈钢网,所述隔板将所述泄放柜内腔分割成左、右两部分,分别是油渣腔和油水腔,所述油渣腔柜体上方设置有泄放注入口,所述油水腔柜体下方设置有泄放排出口,所述油水腔柜体上方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油渣腔柜体表面设置有人孔盖,所述油水腔柜体表面设置有人孔盖;所述泄放柜柜体底部设置有蒸汽加热管,所述蒸汽加热管从所述泄放柜柜体一侧插入,从所述泄放柜柜体另一侧伸出。
带有油渣的油水从泄放注入口流入油渣腔内,打开泄放排出口,较轻的油水通过隔板流入油水腔,通过泄放排出口流出,人孔盖方便工作人员对腔室内部进行检修,蒸汽从蒸汽加热管的一端进入,从另一端输出,蒸汽加热管用于加热介质,防止其中的燃、滑油及油渣凝固。主机扫气箱泄放时产生的气体可以从排气口排出。
上述一种双腔式主机扫气箱泄放柜,进一步限定,所述隔板是由不锈钢网、木板组成,所述不锈钢网是长方形,在所述不锈钢网四周包裹有木板。带有不锈钢网的隔板,可对油渣进行过滤,油水流入油水腔,通过泄放排出口排出,油渣就留在油渣腔内,防止油渣堵塞泄放排出口。
上述一种双腔式主机扫气箱泄放柜,进一步限定,所述不锈钢网通过螺栓、螺母与所述木板固定。采用螺栓、螺母方便工作人员更换不锈钢滤网。
上述一种双腔式主机扫气箱泄放柜,进一步限定,所述油渣腔柜体上方设置有测深口和压力表,所述油水腔柜体上方设置有测深口。由于主机扫气箱泄放带有一定的压力,压力表便于观测箱体压力;通过测深口可以测量腔内油水深度。
上述一种双腔式主机扫气箱泄放柜,进一步限定,所述泄放柜内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为长条形木板,所述加强板固定在所述泄放柜柜体内壁。加强板对
上述一种双腔式主机扫气箱泄放柜,进一步限定,所述泄放柜柜体侧面设置有液位开关。当油水达到了规定液位,液位开关开启,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对油水进行排放。
本发明的这种双腔设计结构,可自动分离油渣、油水,防止泄放排出口及其泄放管路堵塞的同时,便于工作人员清理、维护,降低驳运油渣泵损害的风险,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泄放柜、2-人孔盖、3-液位开关、4-压力表、5-隔板、6-蒸汽加热管、7-泄放注入口、8-测深口、9-排气口、10-泄放排出口、11-不锈钢网、12-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0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耐高温的编织袋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