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缆放线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30849.9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1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辉;王正平;张世强;韩迎涛;杨厚峰;张红声;朱永超;周世宇;陈立亚;阴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32 | 分类号: | B65H49/32;B65H67/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张杰;徐瑞丰 |
地址: | 05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缆 放线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缆放线支架,包括一组平行布置的底座、安装在底座一端的斜导板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滑轮组;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两侧的侧挡板;两个侧挡板与底板形成下凹型轨道,用来限制电缆盘的轮盘边的左右位置;所述滑轮组包括转动安装在侧挡板上且贴于轮盘边后侧的第一滑轮以及转动安装在侧挡板上且贴于轮盘边前侧的第二滑轮。本实用新型具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可靠的特点,人工将电缆轴滚动推至底座上,底座设置轴承,在电缆敷设工人拉动下,可使就位的电缆轴原地旋转;在施工现场实践了此工具,使用效果良好,将约200公斤重的电缆由两人推动,仅2分钟即就位完成,且在人力轻松拉动下,电缆轴可正常转动,快速放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建设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缆放线支架。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申请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电能的传输和变电、配电、用电一起,构成电力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输电,把相距甚远的(可达数千千米)发电厂和负荷中心联系起来,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和其他能源的传输(如输煤、输油等)相比,输电的损耗小、效益高、灵活方便、易于调控、环境污染少;输电还可以将不同地点的发电厂连接起来,实行峰谷调节。输电是电能利用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社会中,它是重要的能源动脉。
目前,在变电站施工中,需要敷设很多电缆。这些电缆少则几公里、几十公里多则上百公里,人员的劳动强度高,工作量大。在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轴需要用电缆放线架支起。而现有的支架功能单一,需要多名人工配合千斤顶或吊车将电缆轴就位到支架上,效率低且占用人工或机械。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电缆放线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缆放线支架,具有使用简单,放线方便省力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电缆放线支架,包括一组平行布置的底座、安装在底座一端的斜导板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滑轮组;
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两侧的侧挡板;
所述侧挡板的一端设置有下倾斜的斜边,所述斜导板固定在两个斜边之间;
两个所述侧挡板与底板形成下凹型轨道,用来限制电缆盘的轮盘边的左右位置;
所述滑轮组包括转动安装在侧挡板上且贴于轮盘边后侧的第一滑轮以及转动安装在侧挡板上且贴于轮盘边前侧的第二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挡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分别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导板两侧设置有斜导板安装折边,所述斜边上开设有螺栓安装孔,斜导板安装折边上开设有与螺栓安装孔相对应的第四通孔,通过固定螺栓穿过螺栓安装孔和第四通孔将斜导板安装折边固定在斜边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边上还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穿套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定位螺母位于斜边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底座相对的第一滑轮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底座的另一端安装有与斜导板结构相同的导向板,导向板上开设有第五通孔,第五通孔内穿套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定位螺母位于导向板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08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