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芯分支组合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31969.0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3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胡振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溪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02;H01B7/295;H01B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李倩倩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支 组合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芯分支组合电缆,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等角度设有多个缓冲空腔,所述支撑柱固定设有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等角度固定设有多个绝缘套筒,所述绝缘套筒的内壁均固定设有电缆缆芯,所述绝缘层固定设有防干扰层,所述防干扰层固定设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等角度固定设有多个扭簧,多个所述扭簧固定设有抗拉层,所述安装空腔的内壁均固定设有加强圈,所述抗拉层固定设有耐磨层。本实用新型在普通电缆的基础上,设置了抗拉、加强材料和独立空间,提高了安全性、强度和抗弯折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芯分支组合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大部分多芯分支组合电缆结构简单,虽然能实现输送电力的功能,但是受其材料的限制,在受到弯曲操作频繁或持续弯曲时间长久导致时内部的分支缆芯容易破损,从而导致短路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存在着容易出现形变与损坏的缺点,针对以上不足,我们推出一种多芯分支组合电缆,来代替旧式的电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强度低、易损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芯分支组合电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多芯分支组合电缆,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部等角度设有多个缓冲空腔,所述支撑柱的表面固定设有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等角度固定设有多个加强条,所述安装套筒等角度固定设有多个绝缘套筒,所述加强条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绝缘套筒之间,所述绝缘套筒的内壁均固定设有电缆缆芯,所述安装套筒的表面固定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内部等角度固定设有多个镀锌钢丝,所述绝缘层的表面固定设有防干扰层,所述防干扰层的表面固定设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表面等角度固定设有多个扭簧,多个所述扭簧远离所述阻燃层的一端固定设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与所述阻燃层之间通过所述扭簧被分割成多个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的内壁均固定设有加强圈,所述抗拉层的表面固定设有耐磨层。
优选的,所述加强条是由多组尼龙芯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绝缘套筒和所述绝缘层均是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和所述安装套筒均是由聚酰胺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阻燃层是由陶瓷化硅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抗拉层是由内部添加凯夫拉纤维材料的聚氨酯护套制成。
优选的,所述加强圈是由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是由TPU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芯分支组合电缆,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由聚酰胺材料制成支撑柱和安装套筒在提升本实用新型自身强度的同时,与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绝缘套筒和绝缘层相互配合可以避免当电缆由于过度弯折时破损,导致两个分支缆芯相接触导致短路现象的发生,通过设置多个缓冲空腔,可以在电缆被折弯时进行缓冲,对多个电缆缆芯进行保护,延长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由多组尼龙芯编织而成的加强条、由内部添加凯夫拉纤维材料的聚氨酯护套制成的抗拉层和镀锌钢丝相互配合,可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抗拉性,通过设置防干扰层可以在有效的降低电磁场对本实用新型影响的同时也可以防止产生的辐射出现扩散的现象,通过设置多个扭簧可以在电缆在使用的过程中被外力旋转式自动复位,对分支缆芯进行保护,通过设置由TPU材料制成的耐磨层,使本实用新型的耐张力、拉力和老化的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芯分支组合电缆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芯分支组合电缆的上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溪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溪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19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流化煅烧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极耳结构及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