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动脉压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32154.4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1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安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启慧金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99 | 代理人: | 何媛 |
地址: | 62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脉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医用动脉压感装置,包括壳体、感应压力的薄膜压力传感器、触压薄膜压力传感器的触感片、以及产生压力传导的气囊球和接触橡胶垫,所述壳体底部置有接触橡胶垫,所述壳体内顶面置薄膜压力传感器,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面布设有若干个触感片,所述触感片的底面贴置有气囊球,所述气囊球的下方为较薄的接触橡胶垫。本实用新型采用薄膜压力传感器感应顶压患者手腕桡动脉时产生的顶压力,供医护人员及时观察,避免顶压力过重对手腕桡动脉的二次伤害;顶置患者手腕的接触板为内置气囊的橡胶垫,并且通过气囊消减部分压力,增加与患者手腕接触的舒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医用动脉压感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医疗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手腕桡动脉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目前医护人员所采用的桡动脉止血装置为旋拧顶压桡动脉的方式止血,但这种旋拧顶压需要医护人员手动旋拧,由于受力点位患者手腕,因此无法控制旋拧顶压,由于医护人员无法感知顶压桡动脉的压力值,医护人员手动旋拧时力量轻重不一,极容易造成旋拧过紧,顶置桡动脉压力过大,患者手腕疼痛感较强,对患者手腕桡动脉造成挤压伤害,若旋拧较松则会造成桡动脉继续出血,又丧失止血作用。
目前的旋拧顶压桡动脉装置的顶压板采用实心橡胶板,质地较硬,经患者反映较硬的顶压板在顶压手腕桡动脉时由于质地较硬感觉手腕桡动脉处舒适感不强,希望采用较软的材质来顶压手腕桡动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医用动脉压感装置,采用薄膜压力传感器感应顶压患者手腕桡动脉时产生的顶压力,供医护人员及时观察,同时顶置患者手腕的接触板为内置气囊的橡胶垫,并且通过气囊消减部分压力,增加与患者手腕接触的舒适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医用动脉压感装置,包括壳体、感应压力的薄膜压力传感器、触压薄膜压力传感器的触感片、以及产生压力传导的气囊球和接触橡胶垫,所述壳体底部置有接触橡胶垫,所述壳体内顶面置薄膜压力传感器,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面布设有若干个触感片,所述触感片的底面贴置有气囊球,所述气囊球的下方为较薄的接触橡胶垫。
所述气囊球为单个独立的气囊球。
所述气囊球为相互连通的气囊球。
所述壳体的侧壳板为较软的橡胶材质。
所述壳体顶部连通设置有连接管,所述壳体内的薄膜压力传感器线路由连接管延伸出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采用薄膜压力传感器感应顶压患者手腕桡动脉时产生的顶压力,供医护人员及时观察,避免顶压力过重对手腕桡动脉的二次伤害;顶置患者手腕的接触板为内置气囊的橡胶垫,并且通过气囊消减部分压力,增加与患者手腕接触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示意图。
附图标记:壳体1、接触橡胶垫2、薄膜压力传感器3、触感片4、气囊球5、控制器6、显示器7、连接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3所示,医用动脉压感装置,包括壳体1、感应压力的薄膜压力传感器3、触压薄膜压力传感器3的触感片4、以及产生压力传导的气囊球5和接触橡胶垫2,所述壳体1底部置有较薄的接触橡胶垫2,用于与患者手腕的软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安市人民医院,未经雅安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21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