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顶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32393.X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3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蔚;陈站华;谯胜杰;倪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普照明电器(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4 | 分类号: | F21S8/04;F21V23/00;F21V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马骥 |
地址: | 528422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顶灯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吸顶灯,包括底盘、光源模组以及驱动模组;所述底盘包括盘底、与所述盘底相对的盘口、围绕所述盘口与所述盘底的边框以及设置在所述盘底上且朝背离所述盘口的一侧凸出的避让槽;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光源板、发光元件以及配光元件,所述光源板固定在所述盘底上,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光源板上且发光方向朝向所述盘口,每个所述发光元件外分别罩设有一个所述配光元件,所述配光元件的出光角度不低于170°;所述驱动模组设置在所述避让槽内并避让由所述配光元件发出的光线。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吸顶灯能够在保证出光效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吸顶灯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顶灯。
背景技术
灯具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照明设备,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灯具的功能也从单一的室内照明逐步发展出了装饰、渲染等更多功能,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生活环境。
相关技术中,一些消费者因为自身审美、房屋结构限制或其它因素,会倾向于使用较薄的吸顶灯。因此,市场上逐渐出现了超薄吸顶灯这一概念。
然而,相关技术中所谓的超薄吸顶灯通常只是将灯罩与底盘的侧边框做窄,从感官上给人一种好像吸顶灯更薄的感觉。但由于要考虑出光效果,因此就实际尺寸而言,这种吸顶灯较普通的吸顶灯的并没有明显的厚度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吸顶灯,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顶灯,包括底盘、光源模组以及驱动模组;
所述底盘包括盘底、与所述盘底相对的盘口、围绕所述盘口与所述盘底的边框以及设置在所述盘底上且朝背离所述盘口的一侧凸出的避让槽;
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光源板、发光元件以及配光元件,所述光源板固定在所述盘底上,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光源板上且发光方向朝向所述盘口,每个所述发光元件外分别罩设有一个所述配光元件,所述配光元件的出光角度不低于170°;
所述驱动模组设置在所述避让槽内并避让由所述配光元件发出的光线。
可选地,上述的吸顶灯中,所述避让槽位于所述盘底的中部,所述光源模组环绕所述避让槽。
可选地,上述的吸顶灯中,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多个所述光源板,所述光源板呈长条状,相邻两个所述光源板首尾相接形成环绕所述避让槽的环形结构,每个所述光源板上沿其长度方向排布均有多个所述发光元件。
可选地,上述的吸顶灯中,所述光源板包括发光段以及位于所述发光段两端的连接段,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发光段上,所述连接段用于与相邻的所述光源板电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吸顶灯中,每个所述光源板上的所述发光元件分为多组,每组内的所述发光元件的间距小于相邻两组所述发光元件的间距。
可选地,上述的吸顶灯中,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发光元件以及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间隔排布,每组所述发光元件由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以及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组成。
可选地,上述的吸顶灯中,所述光源模组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压盖所述连接段并与所述盘底相固定。
可选地,上述的吸顶灯中,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盘底相固定的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
可选地,上述的吸顶灯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卡扣,所述第二固定部为螺丝孔。
可选地,上述的吸顶灯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光源板的连接段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端盖同时压盖所述导线以及所述连接段。
可选地,上述的吸顶灯中,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四个所述光源板,四个所述光源板首尾相接形成环绕所述避让槽的方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普照明电器(中山)有限公司,未经欧普照明电器(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23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