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机插头与插座的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33567.4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9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夏少飞;高波涛;赵维维;田叶;王常红;管晓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政企客户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7 | 分类号: | H01R13/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范旋锋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插头 插座 固定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耳机插头与插座的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至少一个限位凸起,所述插座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限位凸起对应设置;在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座内时,所述限位凸起插入所述限位凹槽内,以限制所述插头在所述插座内旋转。本申请通过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的设置,在插头插入插座内时,通过限位凹槽限制限位凸起在插头的圆周方向上的运动,进而防止插头在插座内旋转,使插头与插座连接的更牢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机插头与插座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耳机的使用越来越多,但是,现有技术中,耳机插头与插座的固定方式并不牢固,在耳机的插头插入插座的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因外力导致插头和插座之间松动或脱离,而在某些特殊场合,插头与插座之间不允许出现松动,那么就需要使用额外增加螺丝将耳机插头与插座之间固定住,操作起来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插头与插座的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能够使耳机插头与插座的连接更稳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耳机插头与插座的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至少一个限位凸起,所述插座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限位凸起对应设置;在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座内时,所述限位凸起插入所述限位凹槽内,以限制所述插头在所述插座内旋转。
优选地,所述插座设置有插孔,所述限位凹槽设置于所述插孔的侧壁,所述插头还包括插柱和塑胶头,所述插柱的一端与所述塑胶头的一端相连,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插柱的轴向延伸并设置于所述塑胶头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塑胶头包括固定部和安装部,所述固定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插柱相连,所述固定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插柱的轴心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固定部的半径小于所述安装部的半径,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插头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限位凸起的侧部,所述限位凹槽的侧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扣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卡扣具有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和第三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相连且其连接处为弧形部,所述第三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连接且其连接处为弧形部。
优选地,所述卡槽的内壁与所述限位凹槽的内壁的连接处为弧形部。
优选地,所述限位凸起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凸起相对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卡扣设置有四个,每两个所述卡扣分别设置于一个所述限位凸起的两侧。
优选地,位于每个所述限位凸起两侧的两个卡扣相对设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插头包括至少一个限位凸起,所述插头设置有限位凹槽,且限位凹槽与限位凸起对应设置,进而在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座内时,所述限位凸起插入所述限位凹槽内,以限制所述插头在所述插座内旋转,使耳机的插头与插座的连接更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插头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插座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耳机插座的立体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耳机插头的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插头插入插座的剖面图。
1-插头;
11-插柱;
12-塑胶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政企客户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政企客户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35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