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屋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35654.3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9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贺迪;李彦伯;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隆基绿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18 | 分类号: | E04D13/18;E04D13/16;H02S20/25;H02S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屋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面结构,其包括:屋檩、水槽和光伏瓦;水槽固定于屋檩的上方;光伏瓦固定在水槽上;光伏瓦包括瓦板、以及光伏组件,瓦板包括承载部、以及位于承载部的两个相对侧边的弯折结构;弯折结构包括延伸部和搭接部,延伸部和搭接部之间形成第一预设夹角,两个延伸部朝向屋檩方向延伸;一个光伏瓦的搭接部与相邻的另一个光伏瓦的搭接部相互搭接形成搭接结构,水槽位于相邻光伏瓦之间,且搭接结构固定设置在水槽中,本实用新型中,水槽的底部可以作为第一层防水层,搭接结构可以独立于水槽形成第二层防水层,通过两层防水层,降低了水分从光伏瓦进入屋檩的几率,提高了屋面结构的防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面结构。
背景技术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技术是一种将光伏组件与建材结合的屋面材料技术。通过将承载光伏组件的光伏瓦安装在建筑屋面的外表面形成BIPV屋面结构,以使得BIPV屋面结构可以通过光伏组件为屋内提供电力。
目前,当多块光伏组件安装到屋顶时,相邻的光伏组件之间会产生接缝,为了提高BIPV屋面结构的防水性能,需要对接缝做密封处理。目前的防水方式是将左右方向相邻的两个光伏瓦采用扣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即将一个光伏瓦的侧边扣接在另一个光伏瓦的侧边上,并使用胶条将左右相邻的两个光伏瓦上下粘接住,以达到阻挡雨水进入屋面的目的。
但是,目前方案中,相邻光伏瓦之间采用扣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也会有微小的缝隙出现在扣接连接处,水的虹吸效应会让外界的水分慢慢通过该缝隙进入室内,若扣接不严,则会出现严重的渗透问题。且通过胶条粘接后,光伏瓦之间还是容易因粘接不牢靠而出现翘起处,导致水分通过从翘起处进入室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面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屋面结构防水性能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面结构,所述屋面结构包括:
屋檩、水槽和光伏瓦;所述水槽固定于所述屋檩的上方;所述光伏瓦固定在所述水槽上;
所述光伏瓦包括瓦板、以及光伏组件,所述瓦板包括用于承载固定所述光伏组件的承载部、以及位于所述承载部的两个相对侧边的弯折结构;
所述弯折结构包括延伸部和搭接部,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承载部的侧边连接,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搭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延伸部和所述搭接部之间形成第一预设夹角,两个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屋檩方向延伸;
一个所述光伏瓦的搭接部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光伏瓦的搭接部相互搭接形成搭接结构,所述水槽位于相邻所述光伏瓦之间,且所述搭接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水槽中。
可选的,在所述水槽的底部弯折形成有凸起,所述搭接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凸起的顶面。
可选的,所述搭接部在所述凸起的顶面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具有凹陷结构;
一个所述光伏瓦的凹陷结构位于所述水槽的一个侧边与所述凸起之间;
相邻另一个所述光伏瓦的凹陷结构设置在所述水槽的另一个侧边与所述凸起之间。
可选的,所述屋面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水槽两侧的两个水槽紧固件;
所述水槽紧固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屋檩上;
所述水槽紧固件的另一端跃过所述水槽侧壁的顶端并延伸至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水槽的一个内侧壁之间。
可选的,所述水槽紧固件的一端通过第一自攻螺钉固定设置在所述屋檩上;
所述水槽紧固件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压边结构。
可选的,所述屋面结构还包括:光伏瓦紧固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隆基绿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隆基绿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56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汽发生器补水控制系统及烹饪装置
- 下一篇:内窥镜摄像头和内窥镜摄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