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急救科用专用包扎固定装置及其手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36796.1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2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侯雪芹;王军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雪芹 |
主分类号: | A61G5/00 | 分类号: | A61G5/00;A61G5/10;A61G5/12 |
代理公司: | 武汉聚信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8 | 代理人: | 沙莎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急救 专用 包扎 固定 装置 及其 手推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急救科用专用包扎固定装置及其手推车,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该急救科用专用包扎固定装置包括连接件、伸缩机构、支撑固定机构、锁紧机构、伸缩杆和支撑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套杆和第一螺纹杆,所述套杆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螺接在所述套杆的内部。所述支撑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一支撑杆、支撑板和固定件,所述第一套筒固定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端部,所述第一支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所述固定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对包扎固定装置进行调节,对医疗人员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急救科用专用包扎固定装置及其手推车。
背景技术
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
目前,现有的手推车作为急救科常用工具,包扎固定装置一般不便于进行调节和支撑,这样在进行应急医疗包扎处理时会给医生带来很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急救科用专用包扎固定装置及其手推车,旨在改善手推车不便于进行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急救科用专用包扎固定装置,包括连接件、伸缩机构、支撑固定机构、锁紧机构、伸缩杆和支撑机构。
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夹具和凸块,所述夹具固定在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所述凸块固定在所述连接杆的顶部;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套杆和第一螺纹杆,所述套杆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螺接在所述套杆的内部;
所述支撑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一支撑杆、支撑板和固定件,所述第一套筒固定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端部,所述第一支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所述固定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
所述锁紧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筒的一侧;
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凸块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销座、立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销座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筒的底部,所述立杆转动连接在所述销座的内部,所述销座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板,所述第二螺纹杆螺接在所述立杆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夹具包括连接块和夹头,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所述夹头固定在连接块的底部,所述夹头与所述第二螺纹杆为相匹配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套杆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杆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固定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二限位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表面黏贴有支撑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绑带、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所述魔术贴勾面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绑带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所述魔术贴毛面固定在所述绑带的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块、螺纹柱和手柄,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筒的一侧,所述螺纹柱螺接在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所述螺纹柱贯穿所述第一套筒,所述手柄固定在所述螺纹柱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雪芹,未经侯雪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67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