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茶叶制作的晾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37313.X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7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符裕红;孟泽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长沙睿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7 | 代理人: | 周松华;孙建霞 |
地址: | 550018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茶叶 制作 晾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茶叶制作的晾干装置,包括机架、圆形摊晾板、茶叶均摊机构和通风机构,所述圆形摊晾板架设于机架上,所述圆形摊晾板的横截面设置成中间弧形凸起两侧弧形下凹的W字形状,所述圆形摊晾板的中心位置向上垂直固接有一相应的定位管;所述茶叶均摊机构包含可转动套接于所述定位管内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定位管的上端,且转动轴的两侧上方分别向外固接有两个相应的刮料板,两个刮料板的底部分别按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相应的刮齿,所述两个刮料板底部所设有的刮齿相互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茶叶的晾晒量,且在茶叶的晾晒过程中,可快速高效实现对茶叶进行平铺,且平铺后的茶叶厚度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制作的辅助装置,具体是指一种用于茶叶制作的晾干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自古以来就是茶道大国,茶叶的生产量巨大,茶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炒制、揉捻、晾干等一系列加工工序。茶叶在进行炒制前,需要采用专用的晾干装置对茶叶进行摊青。现有的茶叶制作用晾干装置在进行茶叶晾干时,在上料后需要通过人工对茶叶进行均摊,使茶叶成一定的厚度位于晾干板上,以实现晾干作业。人工进行茶叶均摊时,一来耗费工时,作业效率低;二来均摊后的茶叶厚度不均匀,导致同一批物料的晾干摊青的效果不一致,进而影响成品茶叶的质量。现有的茶叶晾干装置还存在一个问题是茶叶的摊晾板面积较小,每次的物料晒干量有限,许多时候,为了增加晾晒量,只能只能通过增加物料的晾晒厚度来实现,这样最终还是会影响成品茶叶的品质。因此,设计一款在不增加晾晒厚度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高茶叶的晾晒量,且在茶叶的晾晒过程中,可快速高效实现对茶叶进行平铺,且平铺后的茶叶厚度均匀,从而有效提高茶叶晒干效果和晒干效率的用于茶叶制作的晾干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茶叶制作的晾干装置,该用于茶叶制作的晾干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茶叶制作的晾干装置,包括机架、圆形摊晾板、茶叶均摊机构和通风机构,所述圆形摊晾板架设于机架上,所述通风机构包含多个成环形分布的通风风扇,所述通风风扇均固定装置于所述机架的下方,所述圆形摊晾板的横截面设置成中间弧形凸起两侧弧形下凹的W字形状,圆形摊晾板上均匀分布设置有诸多相应的透气孔,所述圆形摊晾板的中心位置向上垂直固接有一相应的定位管;所述茶叶均摊机构包含可转动套接于所述定位管内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端延伸至所述定位管的上端,且转动轴的两侧上方分别向外固接有两个相应的刮料板,所述两个刮料板的底部均设置成与圆形摊晾板的两侧下凹部分相配合弧形状,且两个刮料板的底部分别按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相应的刮齿,所述两个刮料板底部所设有的刮齿相互交错设置。
所述刮齿与相应的刮料板之间成一体化成型设置,且所述刮齿均设置成弧形状。
所述机架的顶部固接一环形固定圈,所述圆形摊晾板架设于所述环形固定圈上。
所述圆形摊晾板的两侧分别固接有相应的把手。
通风风扇分别通过相应的导线和开关连接到外界电源上。
所述转动轴的顶端固接有一L型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圆形摊晾板的横截面设置成中间弧形凸起两侧弧形下凹的W字形状,通过圆形摊料板的结构改进,大幅提升了同一空间内的圆形摊料板的有效摊料面积,实现在不增加晾晒厚度的基础上,便能够有效提高茶叶的晾晒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学院,未经贵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73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绳网秋千
- 下一篇:一种板鸭快速斩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