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编织袋内外袋对齐定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37952.6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1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牟云龙;徐善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云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70/64 | 分类号: | B31B70/64;B31B70/74;B31B70/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朱丽莎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袋 内外 对齐 定位 机构 | ||
1.一种编织袋内外袋对齐定位机构,外袋(A)套在内袋(B)上,内袋(B)的袋口外露于外袋(A)的袋口,在此状态下,外袋(A)和内袋(B)一起送入编织袋内外袋对齐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编织袋内外袋对齐定位机构包括机架(1),
设置在机架(1)上的外袋袋口张开机构(200),用于将外袋(A)的袋口保持张开状态;
内袋袋口撑开机构(300),用于进入内袋(B)的袋口将内袋(B)的袋口两侧撑住,并将内袋(B)的袋口吸附在内袋袋口撑开机构(300)上;
内袋袋口撑开机构推进机构(400),用于驱动内袋袋口撑开机构(300)在平面内移动,从而使得内袋袋口撑开机构(300)能够进入或远离外袋袋口张开机构(2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袋内外袋对齐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袋袋口张开机构(200)包括上下相对称设置的上吸盘(201)和下吸盘(202),上吸盘(201)和下吸盘(202)的相对面为内侧面,上吸盘(201)和下吸盘(202)内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外袋气孔(203),上吸盘(201)和下吸盘(20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抽气装置的外袋气嘴(204),上吸盘(201)和下吸盘(202)内部的气腔通过气嘴(204)和抽气装置相连接,上吸盘(201)和下吸盘(202)之间的间距可调节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袋内外袋对齐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盘(201)通过升降装置和机架(1)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袋内外袋对齐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吸盘(202)通过升降装置和机架(1)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袋内外袋对齐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袋袋口撑开机构(300)包括固定板(301)和撑开爪,撑开爪安装在固定板(301)上,撑开爪朝向上吸盘(201)和下吸盘(202)之间,撑开爪包括两个L形的方管(302),L形的方管(302)分为相互垂直的侧管部(303)和前管部(304),两个L形的方管(302)的侧管部(303)通过滑块(312)可移动的设置在固定板(301)上,两个L形的方管(302)的前管部(304)相对设置,当两个L形的方管(302)的侧管部(303)相向运动时,两个L形的方管(302)的前管部(304)的侧面能够相互贴合,交错移动,两个L形的方管(302)的前管部(30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内袋气孔(305),两个L形的方管(302)的侧管部(303)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抽气装置的内袋气嘴(306),内袋气孔(305)和前管部(304)的内部相互连通,侧管部(303)的内部和前管部(304)的内部相互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织袋内外袋对齐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部(304)的侧面设置有与侧管部(303)的内部相互连通侧内袋气孔(307)。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织袋内外袋对齐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01)上开设有滑槽(308),滑槽(308)的长度方向和前管部(304)的长度方向相互相平行,滑块(312)和相应的滑槽(308)滑动配合,滑块(312)和相应的侧管部(303)固定连接,固定板(301)还设置有滑块推动气缸(309),滑块推动气缸(309)和滑块(312)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织袋内外袋对齐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01)的底部还设置有直线滑块(310),固定板(301)的下方还设置有直线滑轨(311),直线滑块(310)和直线滑块(310)滑动配合,直线滑轨(311)固定在机架(1)上,直线滑轨(311)的长度方向和侧管部(303)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织袋内外袋对齐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袋袋口撑开机构推进机构(400)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推进气缸(401),固定板(301)远离外袋袋口张开机构(200)的一侧为后侧,固定板(301)的后侧和推进气缸(401)的伸出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云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云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79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震壳体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AGV充电电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