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38916.1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2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袁文;袁昕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B60R19/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防撞梁 总成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和汽车,其中,所述前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本体、吸能部件和挡板;所述吸能部件设置于所述防撞梁本体两端;所述吸能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防撞梁本体连接,所述吸能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防撞梁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板、后板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前板与所述后板之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前板、所述后板固定连接;所述后板中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所述后板中靠近所述前板的表面,所述第一加强筋沿着所述后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本实施例可以实现在前防撞梁总成受到撞击时,第一加强筋能够降低后板裂开的可能性,提高前防撞梁总成的防护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逐渐普及,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因此,安全性能已经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防撞梁是在汽车受到撞击时起到吸收碰撞能量的作用的装置,从而使得防撞梁能够保护位于车厢内的人员。
传统的防撞梁总成中,采用钢作为制作材料,虽然能够保证防撞梁总成的保护性能,但是会使得整个汽车的重量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汽车行驶的能耗成本。并且传统的防撞梁总成一般采用复杂结构,提高了防撞梁总成的制作成本和安装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和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本体、吸能部件和挡板;
所述吸能部件设置于所述防撞梁本体两端;
所述吸能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防撞梁本体连接,所述吸能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
所述防撞梁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板、后板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前板与所述后板之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前板、所述后板固定连接;
所述后板中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所述后板中靠近所述前板的表面,所述第一加强筋沿着所述后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优选地,所述挡板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所述吸能部件与所述第二加强筋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牵引环螺母;
所述牵引环螺母嵌入所述防撞梁本体中;
所述牵引环螺母与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
所述前板的上端凸出于所述上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前板的下端凸出于所述下连接板的下表面;
所述后板的上端凸出于所述上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后板的下端凸出于所述下连接板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防撞梁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的加强连接板;
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加强连接板之间;
和/或,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所述下连接板与所述加强连接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防撞梁本体为一体式部件,所述防撞梁本体为挤压铝材质。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强筋包括贴合部与缓冲部;
所述贴合部与所述吸能部件贴合连接;
所述缓冲部为圆弧状。
优选地,所述吸能部件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所述吸能部件为一体式部件。
优选地,还包括牵引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89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船机柜加工用折弯装置
- 下一篇:水溶性粘合剂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