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39370.1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0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麻健勇;冯振宇;曹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蕾明视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于妙卓 |
地址: | 214125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房型 人工 晶状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晶状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部和晶状体襻,光学部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为凹面,晶状体襻至少有两个且均布设置,其一端与光学部外周相连,其内部设有腔体且其部分置于睫状沟内,其尺寸与睫状沟相适配。本实用新型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可以起到平衡受力的效果,同时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相对于现有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可以有效缓解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晶状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背景技术
人工晶状体是一种透明的可以提供接近自然正常视力的晶状体人工替代物,其主要由人工晶体光学部分及支撑部分组成,所述支撑部分也称作晶状体襻,襻有不同形状,两襻和四襻较为多见,也有三襻晶状体。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7492838U公开了一种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其由光学部分和支撑部分构成,被植入到天然晶状体与虹膜之间,由与睫状沟尺寸相匹配的襻在睫状沟内。
当人眼聚焦于较远的物体时,睫状肌松弛,晶状体襻所带来的不适感较弱,当人眼聚焦于较近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睫状肌挤压晶状体襻,使得人眼有明显的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以减轻现有技术中的晶状体襻带来的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部和晶状体襻,光学部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为凹面,晶状体襻至少有两个且均布设置,其一端与光学部外周相连,其内部设有腔体且其部分置于睫状沟内,其尺寸与睫状沟相适配。
晶状体襻包括连接部和襻脚,连接部一端与光学部外周相连,其为实心的细条状结构,襻脚其内部设有腔体且置于睫状沟内,且其一端与连接部连接。
襻脚沿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圆环形。
光学部采用丙烯酸酯类材料。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部和晶状体襻,光学部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为凹面,晶状体襻至少有两个且均布设置,其一端与光学部外周相连,其内部设有腔体且其部分置于睫状沟内,其尺寸与睫状沟相适配。当人眼聚焦于较近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睫状肌挤压晶状体襻,由于晶状体襻内设有腔体,睫状肌挤压时,所述腔体受压发生形变,在受力较大区域变形较大,引起较大“收缩”,在受力较小的区域变形小,引起较小“收缩”,在不受力的区域可以承受部分因空腔受压变形引起的“膨胀”,使得原本不受力的区域受挤压,即可以起到平衡受力的效果,同时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相对于现有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可以有效缓解不适感。
3.本实用新型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晶状体襻包括连接部和襻脚,连接部一端与光学部相连接,襻脚内部设有腔体,且其一端与连接部连接,在使用时,连接部未置于睫状沟内,相对于襻脚,其受力基本可以忽略,可将其设为实心的细条状结构,降低了晶状体襻所占空间,使得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构紧凑。
2.本实用新型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襻脚沿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圆环形,防止出现襻脚一部分区域形变量大,一部分部分区域形变量小导致佩戴不舒适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蕾明视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蕾明视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93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竿表面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管的对接用焊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