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差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39905.5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6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华;张鏖;张海涛;冯雪梅;吴文谊;姜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H02J7/32;H02M7/42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智宏亮 |
地址: | 10003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差 发电 装置 | ||
1.一种温差发电装置,包括高温导热油路系统、低温水路系统和供电电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高温导热油路系统中的高温油箱(3)分别连接进油管(1)、出油管(2),所述高温油箱(3)的出油口通过高温进油管连接高温油泵(4),所述高温油泵(4)通过高温进油管连接高温油换热板(9)的进油口,所述高温油换热板(9)的出油口通过高温出油管连接高温油箱(3)的回油口,所述高温油泵(4)的转速控制信号线连接油泵节能控制器(8),所述低温水路系统中的低温水换热板(40)与高温油换热板(9)间隔设置,所述低温水换热板(40)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连接水泵(42)的进水口,所述的出水口连接低温水出水管(45),低温水换热板(40)的进水口连接低温水入水管(46),水泵(42)的转速控制信号线连接水泵节能控制器(47),所述供电电路系统中的温差发电片阵列(20)设置在低温水换热板(40)与高温油换热板(9)的中间,所述温差发电片阵列(20)的冷面与低温水换热板(40)贴合,温差发电片阵列(20)的热面与高温油换热板(9)贴合,温差发电片阵列(20)的正极和负极之间串联设置电压传感器(22)和电流传感器(21),温差发电片阵列(20)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24),所述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24)连接DC-AC变换器(25),DC-AC变换器(25)连接供电线路出线(26)形成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油管(1)和出油管(2)分别与外部热源高温换热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温油泵(4)与高温油换热板(9)之间的高温进油管上设有高温油入口温度传感器(5),所述高温油入口温度传感器(5)的进油口通过高温油管连接高温油泵(4)的出油口,高温油入口温度传感器(5)的出油口通过高温油管连接高温油换热板(9)的进油口,高温油入口温度传感器(5)的信号线连接油泵节能控制器(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温油换热板(9)的出油口与高温油箱(3)回油口之间的高温出油管上依次串联有高温油出口温度传感器(7)和高温油流量传感器(6),所述高温油出口温度传感器(7)的进油口通过高温出油管连接高温油换热板(9)的出油口,高温油出口温度传感器(7)的出油口通过高温出油管连接高温油流量传感器(6)的进油口,所述高温油流量传感器(6)的出油口通过高温出油管连接高温油箱(3)回油口,高温油出口温度传感器(7)和高温油流量传感器(6)的信号线连接油泵节能控制器(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泵(42)与低温水换热板(40)之间的回水管上设有水路出口温度传感器(44),所述水路出口温度传感器(44)的进水口通过回水管连接水泵(42)的出水口,水路出口温度传感器(44)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连接低温水换热板(40)的出水口,所述水路出口温度传感器(44)的信号线连接水泵节能控制器(4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口连接低温水入水管(46)上分别设有低温水流量传感器(41)和水路入口温度传感器(43),所述低温水流量传感器(41)的进水口连接进水口连接低温水入水管(46),低温水流量传感器(41)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水路入口温度传感器(43)的进水口,水路入口温度传感器(43)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低温水换热板(40)进水口,低温水流量传感器(41)和水路入口温度传感器(43)的信号线连接水泵节能控制器(4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温差发电片阵列(20)的冷面与低温水换热板(40)之间设有导热硅脂,温差发电片阵列(20)的热面与高温油换热板(9)之间设有导热硅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24)连接蓄电池(23),所述蓄电池(23)连接DC-AC变换器(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990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弹性紧固式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