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对焦光路的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43301.8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1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蔡开聪;范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7/182 | 分类号: | G02B7/182;G09B23/2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郭鹏飞 |
地址: | 350007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对焦 调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动对焦光路的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的中部分别安装和固定连接有电动滑台和精密光学电动升降台,所述精密光学电动升降台的顶面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底端,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外壳底面的中部,所述外壳的中部固定套接有反光镜,所述外壳顶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位置感应器和红外距离感应器。该自动对焦光路的调节装置,通过芯片计算激光入射的角度和高度等信息,再通过微型电机自动调节反光镜的角度,升降台调节对焦装置的高度和小尺寸电动滑台自动调节对焦装置的位置,能够实现快速精准的对焦,使激光光路的调节简单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对焦光路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光路对焦装置主要用于实验室激光光路调节时起到对焦的作用,在现有技术中激光光路调整主要依靠手动调节,在将激光传导到下一个反光镜前,需要通过移动镜架对反光镜的位置进行调整并通过调节镜架上的伸缩杆对下一个镜片进行高度的调整,同时还需要通过镜架上的镜片调节旋钮对反光镜的角度进行调整,使激光能够打在反光镜的中心,达到对焦的目的,在调节时为了使光路更加精准的对焦到下一块镜片上还需借助光阑和调光纸,这一过程耗时较长,操作复杂,也需要操作者具有较丰富的操作经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自动对焦光路的调节装置,来解决激光光路对焦装置对焦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自动对焦光路的调节装置,包括底座、电动滑台、精密光学电动升降台、支撑杆以及外壳,所述底座顶面的中部分别安装和固定连接有电动滑台和精密光学电动升降台,所述精密光学电动升降台的顶面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底端,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外壳底面的中部,所述外壳的中部固定套接有反光镜,所述外壳顶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位置感应器和红外距离感应器,所述外壳的中部安装有位于反光镜内腔的微型驱动电机,所述反光镜背面的中部和微型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且外壳底面的右侧安装有芯片,所述底座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镜的表面为光滑的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镜在外壳的表面所能旋转的角度为45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集成在底座的底板上,所述导轨由一种金属材质的圆管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所能活动的距离值等于导轨的长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是外形为正方形的半导体元件,所述芯片安装在外壳内腔底面的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是长宽分别为20cm的正方形体,所述反光镜的厚度值小于外壳的宽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中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反光镜卡接在圆槽内。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该自动对焦光路的调节装置,通过芯片计算激光入射的角度和高度等信息,再通过微型电机自动调节反光镜的角度,升降台调节对焦装置的高度和小尺寸电动滑台自动调节对焦装置的位置,能够实现快速精准的对焦,使激光光路的调节简单高效。该自动对焦光路的调节装置,通过采用精密光学电动升降台的设计,同时配合反光镜的共同使用,使得装置能够对角度和高度进行调节计算,不仅高效实用,而且操作简单,是本装置可行性与实用性的体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
2、电动滑台;
3、精密光学电动升降台;
4、支撑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33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