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强度扩径波纹一体铜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43398.2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9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甘红军;刘向;甘红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06 | 分类号: | F16L9/06;B21C37/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9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强度 波纹 一体 铜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强度扩径波纹一体铜管,具体为单根一体铜管,所述单根一体铜管包括:中直管段,所述中直管段设置在单根一体铜管的中部;扩径段,所述扩径段分别设置在所述中直管段的两端,扩径段上成型有波纹段;末端直管段,所述末端直管段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扩径段的外端;其中,所述中直管段、扩径段与相应末端直管段之间均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高强度扩径波纹一体铜管,采用的是单根铜管一体加工,不需要进行钎焊连接和水泡法检漏,从根本上杜绝焊点泄漏,以及水分残留导致的铜管氧化和空调器冰堵,从而降低质量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室内外连接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高强度扩径波纹一体铜管。
背景技术
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过连接管进行连接,虽然连接管的用材有铜管、铝管、铜管+铝管、铜铝复合管等,但是,空调行业内使用量最大的仍然是铜质连接管(以下均按铜质连接管表述)。
连接管的管径一般随着空调器机型的增大而增大,比如2匹以下的小型空调器,连接管的管径通常在φ12.7以下,而2匹以上的大型空调器,则需要用到φ16(或φ15.88)以上管径的连接管。因为连接管管径增大以后,铜管的弯曲半径需要相应增大,否则铜管将产生扁瘪、皱折等不良现象,相当于减小了连接管内径,直接影响空调器的换热性能。基于此种原因,一般管径φ12.7以下的连接管采用直管,而管径φ12.7以上的连接管则在两端增加长度300~500mm左右的波纹管,以便于安装工进行连接管弯曲、盘绕等操作,并进一步与空调器实现连接。
目前空调行业内,端部含波纹段的连接管常用的结构形式为分段式,由波纹段、直管段通过钎焊焊接成一体(以下简称波纹分段管);也有少量连接管是直接在端部加工波纹的(以下简称波纹一体管)。
波纹一体管生产加工和实际安装均很方便,但由于其波纹段是向管内挤压的,管内通径和横截面积明显缩小,导致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性能严重下降,一般3匹空调器的性能下降10~20%,因此,波纹一体管在实际生产中应用量极小,此处不作为参照对比对象。
波纹分段管虽然满足使用要求,但其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流程长,存在有明显的不足,具体如下:
铜管加工需要进行分段加工,然后钎焊连接,再检查有无泄漏(钎焊焊点必须检漏),最后烘干的方法,加工工序多、加工流程长。
由于铜管的长度基本上为3米以上,一般情况下只能采取水泡法检漏(管内充气后放入水中),虽然后续有烘干工序,但不能绝对保证铜管表面或内部无水份残留。一旦铜管表面或内部存在水份残留,势必造成铜管氧化,甚至造成空调器运行冰堵。
两端波纹铜管的外径比直管段外径大,比如φ16的铜管两端管径为φ19,一方面是钎焊对接需要,另一方面需保证波纹加工后铜管内部通径,再加上外径大的铜管壁厚基本上有所增加,所以材料浪费相当大。
另外,原材料特别是电解铜的价格居高不下,要求相关的生产企业开发和推广使用新型材料,节约材料和资源。空调制造企业作为铜材的使用大户,推广研究新型铜管也是大势所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空调连接管造成的铜材料的浪费且加工工艺复杂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强度扩径波纹一体铜管,采用新型高强度扩径波纹一体铜管,铜材牌号QSn0.5~0.025,通过单根铜管进行两端扩径和波纹加工成型,可以有效简化加工工艺并减少铜原料的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强度扩径波纹一体铜管,具体为单根一体铜管,所述单根一体铜管包括:
中直管段,所述中直管段设置在单根一体铜管的中部;
扩径段,所述扩径段分别设置在所述中直管段的两端,扩径段上成型有波纹段;
末端直管段,所述末端直管段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扩径段的外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33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氢气加气站的加氢系统
- 下一篇:一种废气吸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