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内模除泡工艺的流转换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44729.4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1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胡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科天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50/74 | 分类号: | B31B50/74;B31B50/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陈凯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工艺 流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内模除泡工艺的流转换模装置,通过设置水平传送机构、两第一直线模组和两取模机构,能实现内模的自动放置、传送和抓取;取模机构采用双行程气缸,将内模放入纸盒内的动作分快速对准纸盒开口和慢慢放入内模两个动作完成,保证高效操作的同时,可防止碰撞与刮擦;“L”形定位梢和内模定位孔设计确保内模能被准确抓取并平稳放入纸盒内;校正机构可保证内模在被使用前都保持合适的位姿,防止对位不准导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盒成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模除泡工艺的流转换模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天地盒一般包括相互盖合的天盖(a)和地盖(b),地盖内设置围框(c),由于地盖和围框之间一般采用胶水粘接而成,在粘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引入气泡,因此,需要对粘接完成的天地盒四面加压除泡。
对于部分天地盒,天盖和地盖之间采用连接纸实现铰连接,这种天地盒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损坏,一般将天盖盖合在地盖上进行运输,因此,在除泡工序开始前和结束后,需要进行开盒和闭盒操作。
因此,除泡设备需要设置至少五个工位:上料工位、开盒工位、除泡工位、闭盒工位和下料工位。具体的,天地盒在上述五个工位分别执行以下操作:
上料工位,天地盒上料;
放模工位,将天盖打开,并将与天地盒内部空腔形状尺寸相适应的内模放入地盖内,再将天盖重新盖回到地盖上;
除泡工位,对天地盒加压除泡;
取模工位,将天盖打开,将内模取出,并将天盖重新盖回到地盖上;
下料工位,将完成除泡的天地盒下料。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自动化的流转换模装置,完成内模的自动上料和下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内模除泡工艺的流转换模装置,完成内模的自动上料和下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内模除泡工艺的流转换模装置,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表面设置有纸盒传送通道(10),还包括水平传送机构(1)、两第一直线模组(2)和两取模机构(3),其中,水平传送机构(1),沿与纸盒传送通道(10)平行的方向传送内模(S);
两第一直线模组(2),分别跨越纸盒传送通道(10)和水平传送机构(1)上方;
两取模机构(3),分别设置于两第一直线模组(2)上,其中一取模机构(3)从水平传送机构(1)上取出内模(S)并放入纸盒传送通道(10)上的纸盒内,另一取模机构(3)从纸盒传送通道(10)上的纸盒内取出内模(S)并移至水平传送机构(1)上。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取模机构(3)包括一双行程气缸(31)、一双头双出气缸(32)和两夹板(33),双行程气缸(31)竖直设置并连接第一直线模组(2),双头双出气缸(32)水平设置并分别连接双行程气缸(31)与两夹板(33)。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模(S)表面设置有两直孔(S1),直孔(S1)向内模(S)中间延伸出横向孔(S2),所述夹板(33)底部设置有“L”形定位梢(34),两夹板(33)的“L”形定位梢(34)相对设置。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水平传送机构(1)包括电机(11)、传送带(12)和围挡(13),所述围挡(13)之间形成内模传送通道,传送带(12)设置于内模传送通道内并与电机(11)传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传送带(12)采用平行的双皮带传送内模(S)。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校正机构(4),设置于内模传送通道处,并对内模传送通道内待取出的内模(S)位姿进行校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科天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科天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47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轿厢防积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生产用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