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易脱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45040.3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1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钱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贵港雅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66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姜宇 |
地址: | 5371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工用 脱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易脱模装置,包括下底板和平口螺栓,所述下底板上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滑竿,且四组支撑滑竿中部共同活动穿插安装有下支撑座,所述支撑滑竿上端共同连接有上底板,所述下支撑座左右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左缓冲推出器和右缓冲推出器,且左缓冲推出器和右缓冲推出器下端分别与下底板上端左右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下支撑座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装置,且导向装置的上部固定穿插在上底板下端中部,所述导向装置内部通过四组平口螺栓固定有注塑模具。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易脱模装置,结构简单,可以使定模和动模之间形成精准导向防止注塑时的位置偏移,且有效实现注塑模具加工时塑料制品的易脱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易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目前传统的注塑模具在注塑成型后,很难实现脱模,并且对于注塑来说,定模和动模之间需要准确的导向,才能够确保注塑时不出现错误,注塑出达标的塑料材质,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注塑模具加工用易脱模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易脱模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易脱模装置,包括下底板和平口螺栓,所述下底板上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滑竿,且四组支撑滑竿中部共同活动穿插安装有下支撑座,所述支撑滑竿上端共同连接有上底板,所述下支撑座左右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左缓冲推出器和右缓冲推出器,且左缓冲推出器和右缓冲推出器下端分别与下底板上端左右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下支撑座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装置,且导向装置的上部固定穿插在上底板下端中部,所述导向装置内部通过四组平口螺栓固定有注塑模具。
优选的,所述右缓冲推出器包括升降机和推动连接块,所述升降机上端焊接有T型固定盘,所述推动连接块下端中部开有连接槽,且连接槽上端中部开有T型固定槽,所述升降机上部套接在连接槽内,且T型固定盘卡接在T型固定槽内,所述右缓冲推出器通过升降机下端和下底板上端右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且推动连接块左端和下支撑座右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左缓冲推出器和右缓冲推出器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左缓冲推出器和右缓冲推出器连接方式与下支撑座和下底板连接方式相同。
优选的,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上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柱,且四组导向柱上部均活动穿插于上固定板下端四角,所述上固定板下端前部左右侧均焊接有定位锥,所述下固定板上端前部左右侧均开有锥槽,所述下固定板上端中部开有磨具槽,所述注塑模具下部卡接在磨具槽内并通过四组平口螺栓固定在下固定板上,且四组平口螺栓上端面和注塑模具上端面向平。
优选的,所述定位锥和锥槽位置相互对应。
优选的,所述注塑模具为陶瓷刚玉三层结构,所述注塑模具最外层结构为硅材质,所述硅材质外部包裹有铝材质,且注塑模具最外层结构为硼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整个装置上设置左右两个缓冲推出器,同时使用升降机控制连接有推动连接块的下支撑座实现上下推动实现注塑模具中定模和动模的连接和分离,并利用传动力的缓慢推动和分离效果,分离定模和动模,防止塑料制品损害,并使塑料制品易脱离模具;
2、通过设置导向装置,利用四组导向柱并配合定位锥和锥槽的作用,能够对模具中的定模和动模进准导向,使其能够准确的实现对接,从而注塑出合格的塑料产品,提高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贵港雅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贵港雅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50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