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防堵吸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45509.3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5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凤侠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743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护理 用防堵 吸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防堵吸氧管,包括鼻管和汇氧筒,所述鼻管安装在汇氧筒的前端外壁上,所述汇氧筒的后端外壁上连接有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防堵吸氧管在现有的吸氧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大大提高了吸氧管的安全能力,本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防堵吸氧管主要由连管件、吸引装置、连接件、连接头、输气管、吸氧气管、汇氧筒、控制阀和鼻管等结构组成,其中,吸引装置安装在吸氧气管上,通过吸引装置上的吸引筒和插槽的共同作用,可以将注射器头插进插槽中,对吸氧气管堵塞处进行吸收,使得吸氧管时刻保持通畅本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防堵吸氧管安全性能高,实用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防堵吸氧管。
背景技术
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呼吸衰竭,慢性气管炎,脑血管病,冠心病,临床缺氧症状不明显者,也可能存在着氧债,也可能微循环代谢异常,因而可能需要吸氧,而对患者进行吸氧工作时,吸氧管是进行吸氧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
现有的吸氧管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吸氧管在实际的医疗救助工作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吸氧管在用于心内科护理时,在对患者进行吸氧工作时,吸氧管可能发生堵塞现象,当吸氧管堵塞时,需要进行更换吸氧管,对患者造成生命危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防堵吸氧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吸氧管在用于心内科护理时,在对患者进行吸氧工作时,吸氧管可能发生堵塞现象,当吸氧管堵塞时,需要进行更换吸氧管,对患者造成生命危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防堵吸氧管,包括鼻管和汇氧筒,所述鼻管安装在汇氧筒的前端外壁上,所述汇氧筒的后端外壁上连接有控制阀,所述汇氧筒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管件,所述连管件的内部套接有吸氧气管,所述吸氧气管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吸氧气管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后方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和连接件通过输气管固定连接,所述吸引装置上设置有盖子,所述盖子的内部设置有旋紧槽,所述盖子的下方设置有吸引筒,所述吸引筒和盖子通过旋紧槽固定连接,所述吸引筒的内部设置有插槽,所述盖子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盖子为扁圆柱体结构,所述盖子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竖向条形槽。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和盖子的上端内壁之间通过粘胶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紧槽和吸引筒靠上侧的圆周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插槽为圆孔状结构,所述插槽贯穿吸引筒的上下端内部。
优选的,所述鼻管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鼻管和汇氧筒为一体注塑结构。
与现有吸氧管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防堵吸氧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防堵吸氧管在现有的吸氧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使得吸氧管在实际的医疗救治工作中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能够有效的防止吸氧管发生堵塞,大大提高了吸氧管的安全能力,本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防堵吸氧管主要由连管件、吸引装置、连接件、连接头、输气管、吸氧气管、汇氧筒、控制阀和鼻管等结构组成,其中,吸引装置安装在吸氧气管上,通过吸引装置上的吸引筒和插槽的共同作用,可以将注射器头插进插槽中,对吸氧气管堵塞处进行吸收,使得吸氧管时刻保持通畅本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防堵吸氧管安全性能高,实用性能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凤侠,未经张凤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55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50℃高温密封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高低温一体机用节能低温冷却循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