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45991.0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2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邓世彪;李飞;王群章;徐子彬;陈明;杨吉胜;胡正飞;张运动;余溢;马耀辉;尚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B62D33/027 | 分类号: | B62D33/027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晓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两立柱,各立柱分别包括下端的固定段和与固定段通过水平铰接轴铰接的折叠段,两立柱的相对侧各自设有滑动配合段,滑动配合段的上端位于相应水平铰接轴上方,下端位于相应水平铰接轴下方;底杆,连接在两立柱的固定段;防护杆,两端分别可滑动的固定装配在两立柱的滑动配合段上,其数量为一个,防护杆与底杆之间通过设置折叠杆机构而满足防护要求,或者防护杆的数量有两个以上,各防护杆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在左、右立柱之间,相邻防护杆之间的距离以及防护杆与底杆之间的距离满足防护要求,或者防护杆与防护杆之间、防护杆与底杆之间通过设置折叠杆机构而满足防护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防护栏作为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在作业时安装在车辆的两侧,直接保护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是作业车辆和施工现场必备的安全防护措施。现有技术中的安全防护栏大多为框架焊接的固定式结构,较为笨重,在安全防护栏拆装时费时费力,且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安全防护栏的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安全防护栏较为笨重且在运输时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两立柱,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各立柱分别包括下端的固定段和与固定段通过水平铰接轴铰接的、可向另一个立柱折叠的折叠段,两立柱的相对侧各自设有滑动配合段,滑动配合段的上端位于相应水平铰接轴上方,下端位于相应水平铰接轴下方;底杆,连接在两立柱的固定段;防护杆,两端分别可滑动的固定装配在两立柱的滑动配合段上,其数量为一个且处于底杆的上方,防护杆与底杆之间通过设置折叠杆机构而满足防护要求,或者防护杆的数量有两个以上且处于底杆的上方,各防护杆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在左、右立柱之间,相邻防护杆之间的距离以及防护杆与底杆之间的距离满足防护要求,或者防护杆与防护杆之间、防护杆与底杆之间通过设置折叠杆机构而满足防护要求;位于最上方的防护杆在滑至最低位置时,两立柱的折叠段可折叠。
有益效果是:在折叠时,先将防护杆在上下方向上向下运动,如果防护杆的数量为一个,防护杆向下运动时使折叠杆机构折叠,以使防护杆贴紧在底杆上,此时防护杆的两端位于水平铰接轴的下方,然后将两个折叠段相对折叠在防护杆的上方,以完成折叠过程。如果防护杆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此时分两种情况:一是底杆和防护杆之间、防护杆和防护杆之间的间隔距离满足防护要求,需要由下向上依次将防护杆下移,以实现竖向折叠,此时最上方防护杆位于水平铰接轴的下方,然后将两个折叠段相对折叠在最上方防护杆的上方,以完成折叠过程;二是底杆和防护杆之间、防护杆和防护杆之间通过设置折叠杆机构满足防护要求,需要由上向下依次将防护杆下移使折叠杆机构折叠,以实现竖向折叠,此时最上方防护杆位于水平铰接轴的下方,然后将两个折叠段相对折叠在最上方防护杆的上方,以完成折叠过程。通过将防护杆的两端沿上下方向滑动装配在两个立柱的滑动配合段上,使防护杆可沿上下方向向下折叠,同时立柱的两个折叠段也能在防护杆折叠到位后相对折叠在最上方防护杆上,减小了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的体积,便于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的搬运和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底杆和防护杆均包括两个杆段,两个杆段的相邻端通过竖直铰接轴铰接,以实现相应杆在水平方向上沿竖直铰接轴对折,当配置有折叠杆机构时,所述折叠杆机构分布在竖直铰接轴的两侧。
有益效果是:将底杆和防护杆均设置为两段式结构,使底杆和防护杆在竖直方向折叠后,仍能在水平方向折叠,进一步缩小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的体积,便于运输。
进一步的,最上方防护杆的竖直铰接轴处设有锁止结构,以在最上方防护杆沿水平方向展开时将最上方防护杆锁止在展开位置。
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锁止结构,保证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展开后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5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放置空间的医用器械柜
- 下一篇:一种轴套拆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