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用流体辅助喂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46336.7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2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丁志强;程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志强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流体 辅助 喂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流体辅助喂食装置,包括保温杯、注射腔、储药袋、支撑底板和支撑杆,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一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上还卡接有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且第三连接杆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中配合安装有保温杯,所述保温杯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连接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有保温杯,将流食装在保温杯中,保温可以对流食进行保温作用,这样对患者进行喂食时食物温度适中,不会出现易冷的情况,提高喂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流体辅助喂食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内科主要就是研究的胃、小肠、大肠、食管、肝胆、胰腺等疾病的临床学科。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需要消化内科治疗的症状有急性腹痛、腹水、消化道出血、胃肠道功能性疾病、食管炎或憩室、食管或胃肠道肿瘤等,还包括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扩张、胃内异物以及各种病毒性肝炎,和胆系、胰腺、腹膜及肠系膜等疾病。
患者在消化内科手术后,无法进食,需要采用流体辅助喂食装置进行进食,在冬季采用流体辅助喂食装置进行喂食时,冬季温度较低,而且患者进食比较慢,流食易冷,对患者的食用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流体辅助喂食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消化内科用流体辅助喂食装置,包括保温杯、注射腔、储药袋、支撑底板和支撑杆,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一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上还卡接有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且第三连接杆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中配合安装有保温杯,所述保温杯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头之间螺纹安装,且所述第二连接头一体成型设置在注射腔上,所述注射腔上设置有第二挂环,所述注射腔中设有活塞,且活塞与推杆之间配合安装,所述注射腔的一端设置有的出料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螺纹安装,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注射管的一端螺纹安装,所述注射管上设置有阻挡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线,且所述第一连接线上设置有第一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线,且所述第二连接线上设置有第二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注射腔为透明状,且所述注射腔的表面上刻有第一刻度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的进料头与第三连接管的一端螺纹安装,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储药袋底端部设置有的第三连接头之间螺纹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储药袋的底端部上设有用于进药的进药管和用于悬挂的第一挂环,所述储药袋的正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刻度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头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三连接头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有保温杯,将流食装在保温杯中,保温可以对流食进行保温作用,这样对患者进行喂食时食物温度适中,不会出现易冷的情况,提高喂食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注射管之间均可进行拆卸安装,一方面便于进行更换或者进行清洗,提高喂食的清洁度;
3、本实用新型在注射腔上设置有第二挂环,第二挂环可与第一连接线上的第一挂钩连接,可以使得注射腔倾斜,依靠重力的作用,自动进行流食的注射,或者采用注射腔中的活塞进行手动注射,使用起来比较灵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志强,未经丁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6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