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46694.8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6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鸣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乾昇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6 | 分类号: | F24C7/06;F24C15/08;F24C15/12;F24C15/00;H05B6/42;H05B6/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彭西洋;谢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家用 电磁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包括上盖、底壳、线盘支架、线盘和风扇,所述上盖与底壳的上端连接,上盖上设有显示器,所述底壳的下端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橡胶材质的支撑腿,所述底壳的中部设有线盘支架,所述线盘支架包括托环、散热底座,所述托环设于散热底座的上端,所述散热底座与底壳连接,所述线盘安装在托环的上端,所述底壳上设有出风孔与进风孔,所述出风孔与进风孔分别设于线盘之间的两侧,所述进风孔内设有风扇,所述风扇通过风扇支架与底壳连接。通过线盘支架能够将线盘托起,使得线盘下方为悬空结构,风流从线盘支架的下方将聚集在底座内的热风从出风孔带走,解决了目前电磁炉由于内部热量聚集,导致温度过高停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1957年第一台家用电磁炉诞生于德国。1972年,美国开始生产电磁炉,20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在欧美及日本开始热销。
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原因可参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市场上的超薄电磁炉,由于厚度较薄,其内部热量产生较多,常由于散热效果导致停机运行,需要等设备内部下降到一定温度后才能继续启动使用,非常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解决了目前电磁炉由于内部热量聚集,导致温度过高停机的问题,确保了电磁炉能够持续工作,同时降低内部温度,保证了使用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散热家用电磁炉,包括上盖、底壳、线盘支架、线盘和风扇,所述上盖与底壳的上端连接,上盖上设有显示器,所述底壳的下端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橡胶材质的支撑腿,所述底壳的中部设有线盘支架,所述线盘支架包括托环、散热底座,所述托环设于散热底座的上端,所述散热底座与底壳连接,所述线盘安装在托环的上端,所述底壳上设有出风孔与进风孔,所述出风孔与进风孔分别设于线盘之间的两侧,所述进风孔内设有风扇,所述风扇通过风扇支架与底壳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壳的下端设有套在进风孔外侧的筒状防护网,所述风扇设于防护网内。
优选的,所述风扇支架包括减震胶钉、安装板和弹簧,所述风扇固定在安装板的中部,所述安装板的两端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通过减震胶钉与底壳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胶钉的外侧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减震胶钉的上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撑柱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风孔包括侧出风孔和下出风孔,所述侧出风孔设于底壳的后端,所述下出风孔设于底壳的底部并位于线盘支架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线盘之间的两侧设有导风片,所述导风片设于下出风孔与进风孔之间。
优选的,所述散热底座包括散热板、支撑板,所述散热板的数量为两张,两张散热板互相垂直,所述散热板的上端与托环连接,散热板的下端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散热板的侧壁上均匀设有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上设有过风孔。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上设有散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乾昇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乾昇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66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栓弹力图仪可收缩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除湿装置的电气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