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单轨列车的目字形连挂式转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47220.5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0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尹振坤;吴冬;李东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10 | 分类号: | B61F5/10;B61F5/12;B61F5/52;B61F1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单轨 列车 字形 连挂式 转向架 | ||
用于单轨列车的目字形连挂式转向架属于单轨列车转向架装置领域,其包括两个承载框架、弹性连挂轴、两个水平阻尼缸、两个驱动轮、两个驱动电机、四个空气弹簧、四个高位侧方滚轮和四个低位侧方辅助轮。本实用新型能够缩小车厢之间的回转角度,提高其沿列车行进方向上的柔韧性,从而使整列列车拥有更小的转弯半径,进而降低轮轨磨耗,延长转向架的检修周期和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大幅降低两个承载框架相对于列车行进方向上的蛇行摆动,实现对抗蛇行减震器和横向限位止挡的完全替代,上述设计均使得列车行进的平稳性和灵活性获得大幅提升,从而显著改进列车的曲线通过能力,并使列车通过小半径路段时的最低时速获得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单轨列车转向架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单轨列车的目字形连挂式转向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单轨列车的转向架构架均为近似于汉字日字形的整体结构,其日字形构架与车体之间通过垂向减震器连接,构架与摇枕之间通过抗蛇行减震器连接,以缓冲构架蛇行时的扭摆力矩,并且,每节列车车厢的前、后两端均需设置至少一个日字形转向架,导致任意两节彼此连挂的列车车厢均需至少四个日字形转向架,所需构架总数较多,制造和养护成本高。
另一方面,日字形转向架自身为刚性结构,其沿轨道的回转半径较大,不仅会造成车轮与轨道的磨耗加大,增加维修费用,还会导致列车曲线通过能力受限,并制约行车时速和稳定性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汉字日字形的单轨列车构架,其日字形整体构架必须通过抗蛇行减震器与车体连接,以缓冲构架蛇行时的扭摆力矩;任意两节彼此连挂的列车车厢均需至少四个日字形转向架,所需构架总数较多,制造和养护成本高;以及日字形转向架的回转半径较大,不仅增加了车轮与轨道的磨耗程度,致使维修费用攀升,还会导致列车曲线通过能力受限,并制约行车时速和稳定性的提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单轨列车的目字形连挂式转向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单轨列车的目字形连挂式转向架,其包括两个承载框架、弹性连挂轴、两个水平阻尼缸、两个驱动轮、两个驱动电机、四个空气弹簧、四个高位侧方滚轮和四个低位侧方辅助轮;所述承载框架为矩形框架,两个承载框架通过弹性连挂轴转动连接,且两个承载框架以弹性连挂轴的垂向轴线为旋转轴彼此呈圆周对称布置;两个水平阻尼缸平行且对称布置于弹性连挂轴的两侧,两个承载框架彼此短边上的两个临近顶点通过一个水平阻尼缸连接;两个承载框架彼此短边上的另两个临近顶点则通过另一个水平阻尼缸连接,两个承载框架的上端面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其二者的俯视图共同构成一个目字形的整体构架结构;
每个驱动电机与一个对应的驱动轮同轴连接,同轴连接的一个驱动电机与一个驱动轮构成一套驱动机构A,每个驱动轮位于一个对应的承载框架中部;两个驱动电机的轴平行且彼此的朝向相反,驱动电机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整体构架结构上的目字的左、右两竖笔画,且两套驱动机构A均以弹性连挂轴的垂向轴线为旋转轴彼此呈圆周对称布置;
承载框架的左、右两侧对称固连有翼状的空气弹簧座,每个空气弹簧均与一个对应的空气弹簧座同轴固连;每个空气弹簧座中段的下方均设有一个辅助轮吊座,每个低位侧方辅助轮均与一个对应辅助轮吊座同轴固连;
所述四个高位侧方滚轮分别通过侧方滚轮连接座固连于整体构架结构上的目字的四个端角位置。
所述承载框架后端纵梁的外侧壁中心设有连挂轴座,连挂轴座的轴线平行于承载框架的上端面;承载框架前端纵梁的外侧壁中心设有拉杆座,两个承载框架各自的拉杆座均与弹性连挂轴固连。
所述承载框架后端纵梁的两端均设有一个阻尼缸座,同一个承载框架后端纵梁上的两个阻尼缸座分别与两个不同的水平阻尼缸转动连接,且阻尼缸座的轴线垂直于承载框架的上端面。
所述承载框架左、右横梁分别与一个对应的翼状的空气弹簧座固连,且空气弹簧座、高位侧方滚轮和低位侧方辅助轮的轴线方向均垂直于承载框架的上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72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垫板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车载全景鱼眼镜头的行车记录仪镜座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