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48118.7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8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喆;程建杰;王跃;王瑜;朱锡冬;姜泳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53/302 | 分类号: | B60L53/302;B60L53/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技术 汽车 充电 散热 系统 | ||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液冷散热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冷板安装在功率模块与充电桩外壳之间。工作时,被土壤冷却的流体流入液冷板,与充电桩内部空气进行自然对流换热,被液冷板冷却的空气与充电功率模块进行自然对流换热,将冷量传导给充电桩的功率模块,降低功率模块的工作温度。工质流出充电桩后,由接头汇集流入导流管,经导流管流入地底土壤,与土壤进行热量交换,冷却后的流体经导流管流入水泵,在水泵的驱动下经导流管分散至各排管道,实现自然对流换热,将热量连续不断的带出充电桩。本发明以土壤作为冷源,依靠液冷板实现与充电功率元件的热量交换,实现高效稳定的散热,有效解决充电桩内部热量聚集无法散发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应用,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地位不断提升,作为配套的充电桩数目也急速增加。2015年底,我国投入使用的汽车充电桩数目为3.5万个,截止2019年9月,包括私人充电桩在内我国投入使用的汽车充电桩数目已达108万个。目前所普遍投入使用的多为直流充电桩,具有功率大、输出电压电流范围广及短时间快充的特点。快充过程中,直流充电桩长期处于高功率,不间断的工作状态。受充电桩内部空间限制,充电会使热量在充电桩内快速聚集,使桩体的温度不断升高,影响内部元器件的稳定使用。近年来,汽车充电站的火灾时有发生,为保障汽车充电桩的稳定运行,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汽车充电桩的散热设计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汽车充电桩主要采用风冷散热系统,通过安装侧边风扇带动空气流动,与功率模块进行强制对流换热,由于在第三个功率模块处有直流母线出入充电桩,该模块阻碍了进口冷风与功率模块的正常换热;同时,充电桩内部延程的风道较长,位于下游的功率模块所接触到的冷空气已被上游功率模块加热,使充电桩内部热量无法排出充电桩。在风冷系统正常工作时,充电桩内部最高温度高达79℃,高于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工作温度。本发明采用土壤作为冷源,考虑充电桩内部空间较小的因素,在直流母线出入口的附近的功率元件与充电桩外壳之间安装散热冷板,通过安装多排换热管道实现与充电内部的空气的热量交换,被液冷板冷却的空气与充电功率元件进行热量交换,降低功率模块的温度,实现高效稳定的散热,有效解决由于空气流动受阻造成的充电桩内部热量聚集无法散发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其中包括第一功率模块(1),第二功率模块 (2),第三功率模块(3),第四功率模块(4),充电桩外壳(5),散热冷板(6),第一连接接头(7),第一导流管(8),冷源(9),第二导流管(10),水泵(11),第三导流管(12),第二连接接头(13),第一金属板(18),第二金属板(19),换热管道(20),第一侧边风扇 (14),第二侧边风扇(15),第三侧边风扇(16),第四侧边风扇(17);其中散热冷板(6) 安装在第一功率模块(1),第二功率模块(2),第三功率模块(3),第四功率模块(4)与充电桩外壳(5)之间,散热冷板(6)距充电桩外壳(5)的距离为10~20mm,高度为距充电桩顶部为30~50mm;所述的多排换热管道(20)以3~4层形式布置在第一功率模块(1)、第二功率模块(2)、第三功率模块(3)、第四功率模块(4)与充电桩外壳(5)之间,由第一金属板(18)与第二金属板(19)固定;单根换热管道(20)管径为6~8mm,各排换热管道 (18)之间距离为4~5mm;第一侧边风扇(14)、第二侧边风扇(15)、第三侧边风扇(16)和第四侧边风扇(17)安装于充电桩外壳(5)上,第一侧边风扇(14)的高度为距充电桩底部 55cm,距左侧25cm,第二侧边风扇(15)位于第一侧边风扇(14)正上方,距第一侧边风扇1cm,第三侧边风扇(17)位于第二侧边风扇(16)左侧,距离为1cm,第四侧边风扇(18) 位于第三侧边风扇(17)正下方,距离为1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81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防护盖
- 下一篇:一种酯化反应去除聚合物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