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的一体化加压输液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51476.3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6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于明帅;王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明帅;王俊超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J1/14;A61M5/155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国瑞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一体化 加压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的一体化加压输液袋,包括输液袋本体和充气机构,其中,所述输液袋本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输液袋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加压腔,所述充气机构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加压腔,所述输液袋本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出液管。通过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容纳腔位于输液袋本体内,省去了传统输液加压袋在使用前,需要将输液袋放入输液加压袋的步骤,可拿出直接使用,节省了时间,使用的便捷性大大提高,同时,抢救病人时,可使医生更快速地抢救病人;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加压输液袋为一次性使用产品,每次使用完后直接进行医疗回收,不会进行下次使用,直接避免了交叉感染,大大的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的一体化加压输液袋。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静脉输液均采用一次性输液器并大多采用输液袋的方式,但是在临床中经常遇到特殊危重病人在抢救或者治疗时,需要加快输液速度,而将调液阀开到最大时,其流速也不能满足要求,这给抢救和治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所以,输液加压袋应运而生,输液加压袋主要用于输血输液时的快速加压输入,以帮助血液、血浆、心脏停搏液等袋装液体尽快进入人体,给危重病人的抢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现有的输液加压袋存在以下不足:(1)在使用时,需要将输液袋装入输液加压袋中,才能使用,前期准备耗时较长,在进行病危病人抢救时,使用极不方便;(2)现有的输液加压袋需要反复使用,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特别是在紧急抢救患者,且患者未经感染性筛查的情况下,使用加压输液袋,被传染病感染的几率更大,给后续使用埋下了感染风险,存在较大的医疗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输液加压袋所存在的前期准备耗时长、使用不便和容易交叉感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并且为一次性使用,从而避免交叉感染的加压输液袋。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一次性的一体化加压输液袋,包括输液袋本体和充气机构,其中,所述输液袋本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输液袋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加压腔,所述充气机构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加压腔;
所述输液袋本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出液管。
优化的,所述充气机构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的连通所述加压腔。
优化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
所述进气管的内周面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输液袋本体的表面,并连通所述加压腔,所述出气管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且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所述充气机构的输出端上;
所述出气管在旋入所述进气管后,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使充气机构可拆卸的连通加压腔。
优化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气囊和第一气管,其中,所述气囊通过第一气管连通所述出气管。
优化的,所述第一气管与所述出气管之间还设有三通阀,其中,所述第一气管连通所述三通阀的进口,所述三通阀的任意一个出口通过第二气管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出气管。
优化的,所述第一气管内还设有单向阀。
优化的,所述输液袋本体的顶部还设有悬挂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一次性的一体化加压输液袋,本实用新型在输液袋本体中设置有容纳腔,即容纳腔用于装载药液、血液、血浆、心脏停搏液等治疗用液,而容纳腔与输液袋本体的内壁之间作为加压腔,且连通充气机构的输出端,通过充气机构向加压腔内释放气体产生压力,进而挤压容纳腔,从而加快容纳腔内液体的流出,达到加快输液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明帅;王俊超,未经于明帅;王俊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14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