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丝束碳纤维上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51957.4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5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黄翔宇;季春晓;刘瑞超;辛美音;李鹏;蔡莺莺;常丽;毕建东;翁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06 | 分类号: | D06B3/06;D06B1/02;D06B23/00;D06B23/02;D06B2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束 碳纤维 上浆 装置 | ||
1.一种大丝束碳纤维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弧板(2)、第一浸渍辊(3)、第二浸渍辊(4)、上圆弧辊(5)、下圆弧辊(6)、槽辊(7)、金属钢辊(8)、橡皮压辊(9)、第一鸭嘴式喷淋管(10)、第二鸭嘴式喷淋管(11)、上浆剂供料槽(12)、上浆剂加料泵(13)、上浆剂循环泵(14)和上浆槽(15),所述的上浆槽(15)的底部与前端的侧壁通过管道与上浆槽(15)内相通,该管道上设有所述的上浆剂循环泵(14),所述的圆弧板(2)的两端用螺栓和螺母紧固连接在所述的上浆槽(15)的槽钢钢架上,在所述的上浆槽(15)内的前端水平地设置所述的第一浸渍辊(3)、第二浸渍辊(4),在所述的上浆槽(15)的中部上方自上而下设置所述的上圆弧辊(5)、下圆弧辊(6),在所述的上浆槽(15)的后端的上方分别设置所述的槽辊(7)、金属钢辊(8)、橡皮压辊(9),所述的橡皮压辊(9)压在所述的金属钢辊(8)上,在所述的圆弧板(2)和第一浸渍辊(3)中间的正上方安装第一鸭嘴式喷淋管(10),在所述的第二浸渍辊(4)和上圆弧辊(5)中间的正上方位置安装第二鸭嘴式喷淋管(11),所述的上浆剂供料槽(12)位于所述的上浆槽(15)的上方,该上浆剂供料槽(12)通过管道经所述的上浆剂加料泵(13)与所述的第一鸭嘴式喷淋管(10)、第二鸭嘴式喷淋管(11)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丝束碳纤维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弧板(2)选用不锈钢材质,是一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丝束碳纤维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鸭嘴式喷淋管(10)、第二鸭嘴式喷淋管(11)是在喷淋管上安装m个扁嘴型喷头,扁嘴型喷头呈扇形,扇形半径为r,扁嘴型喷头喷孔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n,单位:度,n值的范围10~60°,扁嘴型喷头喷孔的弧长两端点之间的线段长度为Lb,单位:毫米,Lb=2r·sin(n/2),丝束走丝丝面宽度La,单位:毫米,扁嘴型喷头数量为m,单位:个,m=La/(Lb+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丝束碳纤维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圆弧辊(5)、下圆弧辊(6)的弧高是辊面宽度的0.5%~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丝束碳纤维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辊(7)采用U形的沟槽,沟槽的沟间距为a,单位:毫米,沟槽的底部宽度为b,单位:毫米,沟槽底部宽度b是上浆干燥后单股碳纤维丝束宽度的1.3~1.8倍,沟槽的深度为h,单位:毫米,h≤0.45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19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电器
- 下一篇:一种数控车床刀架与尾座防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