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噪隔音型汽车内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52487.3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2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琛;胡中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创优品汽车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1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音 汽车 内饰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噪隔音型汽车内饰板,包括底部固定板、支撑钢架、隔板、吸音棉、连接板、对接板、橡胶垫、弹簧、外部封板、对接柱、对接槽、连接块和连接支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板、对接板之间通过对接槽、连接块之间呈相互咬合式连接,通过将该汽车内饰板一分为二进行现场拼装的方式,防止在组装时由于体积太大导致安装不便,对接槽的底部两侧设置呈倒刺状钩角,保证板材之间连接紧固,橡胶垫的上下两侧均涂有一层热熔胶,并通过热熔胶胶结固定,将水蒸气完全阻隔,防止汽车内饰板的内部受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板,具体为一种降噪隔音型汽车内饰板,属于汽车内饰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汽车内饰系统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内饰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占到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60%以上,远超过汽车外形,是车身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每个整车厂通常都由一个庞大的汽车内饰团队,来完成与内饰相关的大量工程工作,汽车中内饰板是汽车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因此,则需要一种降噪隔音型汽车内饰板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妇产科用的康复床,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汽车内饰板内没有加装弹簧,导致在发生事故车内人员与汽车内饰板进行撞击时容易受伤,其二、现有的汽车内饰板的内部没有设置橡胶垫,导致汽车内饰板的内部容易受潮,其三、现有的汽车内饰板采用一体式连接,导致在组装时由于体积太大导致安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降噪隔音型汽车内饰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降噪隔音型汽车内饰板,包括底部固定板、支撑钢架、隔板、吸音棉、连接板、对接板、橡胶垫、弹簧、外部封板、对接柱、对接槽、连接块和连接支柱;所述底部固定板连接在对接柱的底部,所述支撑钢架设置在底部固定板、隔板之间的空隙处,所述隔板水平固定在支撑钢架的底部,所述吸音棉填充在隔板、连接板之间的空隙处,所述连接板位于吸音棉的底部,所述对接板位于连接板的底部,所述橡胶垫胶结固定在对接板的底部,所述弹簧竖直固定在橡胶垫的下方,且所述弹簧位于外部封板上,所述外部封板水平固定在弹簧的底部,所述对接柱竖直固定在底部固定板、连接板之间,所述对接槽位于对接柱上,所述连接块竖直焊接固定在连接支柱上,且所述连接块卡接固定在对接槽内,所述连接支柱竖直固定在橡胶垫、弹簧之间连接板上。
优选的,为了将隔音降噪效果最大化,所述吸音棉呈满布式填充,且吸音棉的大小不相同且形状不规则。
优选的,为了防止在发生事故车内人员与汽车内饰板进行撞击时容易受伤,所述外部封板通过弹簧与橡胶垫底部的板材呈弹性连接。
优选的,为了防止在组装时由于体积太大导致安装不便,所述连接板、对接板之间通过对接槽、连接块之间呈相互咬合式连接。
优选的,为了保证板材之间连接紧固,所述对接槽的底部两侧设置呈倒刺状钩角。
优选的,为了防止汽车内饰板的内部受潮,所述橡胶垫的上下两侧均涂有一层热熔胶,并通过热熔胶胶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降噪隔音型汽车内饰板设计合理,吸音棉呈满布式填充,且吸音棉的大小不相同且形状不规则,通过使用不同规则和不同大小的吸音棉将噪音全方位吸收,从而实现将隔音降噪效果最大化,外部封板通过弹簧与橡胶垫底部的板材呈弹性连接,通过弹簧产生缓冲,防止在发生事故车内人员与汽车内饰板进行撞击时容易受伤,连接板、对接板之间通过对接槽、连接块之间呈相互咬合式连接,通过将该汽车内饰板一分为二进行现场拼装的方式,防止在组装时由于体积太大导致安装不便,对接槽的底部两侧设置呈倒刺状钩角,保证板材之间连接紧固,橡胶垫的上下两侧均涂有一层热熔胶,并通过热熔胶胶结固定,将水蒸气完全阻隔,防止汽车内饰板的内部受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创优品汽车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创优品汽车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24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轴辊锻模自动降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垃圾分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