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拉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55984.9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5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杜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特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3 | 分类号: | C03B37/03;C03B37/029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汇天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57 | 代理人: | 周成宝 |
地址: | 61809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拉丝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拉丝装置,包括炉体、保温体、加热器和中心管,炉体内壁装置着保温体,保温体环绕在环形加热器的外围,在加热器的中心设置有与加热器同轴心的中心管用于容纳待加热的光纤预制棒,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连通中心管的入炉口,所述入炉口的顶部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入炉口的密封腔和与密封腔配合的移动装置,密封腔为设置在入炉口上方的空心圆筒,所述密封腔顶端分别等距设有4个凹槽用于连接移动装置,凹槽两侧内壁设有两组阻挡件,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可与阻挡件配合滑动的移动条和用于固定光纤预制棒的固定块。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装置包括密封腔和移动装置,以使得不同直径的光纤预制棒能够顺利的进入炉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拉丝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拉丝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是在光纤拉丝炉内通过对光纤预制棒加热软化拉丝而成的。光纤预制棒的端头在拉丝炉内超过2000℃下熔化,其粘度减小,在表面张力作用下迅速收缩变细,并由牵引装置以合适的速度及张力向下拉成细丝,最后经过冷却、涂覆与紫外固化工艺生产处光纤成品,最后通过收卷装置将光纤收纳在光纤盘内。
由于用于拉丝的光纤预制棒的直径不相同,有时单根光纤预制棒外径又存在较大的波动,为了保证每根光纤预制棒拉丝时炉口均能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现有的拉丝炉密封装置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拉丝炉炉口放置不同孔径的密封装置,不同直径的光纤预制棒拉丝时使用不同规格孔径的密封装置,这种结构一方面增加了气封装置的制造成本,另外一方面,每次更换不同直径的光纤预制棒时都必须更换密封装置,容易造成操作上的失误,也给操作造成很多不便。另一种是采用软质密封材料,例如采用石墨片,石墨碳毡等材料进行密封,软质密封材料的孔径比预制棒的外径小,在整根光纤预制棒拉丝过程中,软质密封材料始终紧贴预制棒外壁,从而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然而,在这种密封方法中,软质密封材料可以有效密封的外径波动范围有限,不能用于密封外径波动较大的光纤预制棒。中国专利文件201320691614.X提出了一种用于光纤拉丝炉的伸缩式密封装置,其通过在拉丝炉发热腔上端炉口安设伸缩性密封装置,以适应直径不同的光纤预制棒。其密封装置是由周向拼接的6块圆弧块组成的径向弹性伸缩环,圆弧块的外弧面上安设有向外伸出的径向推杆,以实现伸缩圆弧块的可伸缩,圆弧块与光纤预制棒之间设有密封垫。当放入直径较大的光纤预制棒时,其会将圆弧块向外挤压。但在实际操作时,因为无法保证光纤预制棒对每个圆弧块的挤压力度是一样的,所以无法使得光纤预制棒是从炉口的中心进入的,即会出现光纤预制棒与炉内中心管的几何中心不重叠,那么在后期加热拉丝时,光纤预制棒的加热不均匀,从而使得拉丝结果很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光纤拉丝装置满足炉体密封性的同时还使得不同直径的光纤预制棒在进入炉内时不会发生偏移,以使得光纤预制棒后期加热时受热均匀,保证拉丝结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纤拉丝装置,包括炉体、保温体、加热器和中心管,炉体内壁装置着保温体,保温体环绕在环形加热器的外围,在加热器的中心设置有与加热器同轴心的中心管用于容纳待加热的光纤预制棒,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连通中心管的入炉口,所述入炉口的顶部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入炉口的密封腔和与密封腔配合的移动装置,密封腔为设置在入炉口上方的空心圆筒,其顶端开口直径大于底端开口直径;所述密封腔顶端分别等距设有4个凹槽用于连接移动装置,凹槽两侧内壁设有两组阻挡件,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可与阻挡件配合滑动的移动条和用于固定光纤预制棒的固定块,通过改变移动条和凹槽的之间的 相对位置,可改变固定块组成的空间,从而适应不同直径的光纤预制棒。
进一步地,所述每组阻挡件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可变形的弹性块。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条的顶端宽度大于两组阻挡件之间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腔底端的下表面与炉体的外壁紧靠,且其底端略伸进入炉口所在平面,即密封腔底端的开口直径相较于入炉口的直径略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特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特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59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极耳三层结构耐高温绝缘胶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线缆护套软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