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近用近视控制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56357.7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8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宋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加芳 |
主分类号: | G02C7/10 | 分类号: | G02C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近视 控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近用近视控制镜,具体涉及近视眼镜技术领域,包括镜框,所述镜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镜片,所述镜片包括薄膜层、防蓝光透镜、量子镜层、三棱镜层和曲面组合镜层,所述薄膜层的内侧面与防蓝光透镜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三棱镜层固定连接在曲面组合镜层的外侧面,且量子镜层固定连接在三棱镜层和防蓝光透镜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量子镜层有效过滤电磁辐射,并使光线呈匀速传播并转化为柔和光线,避免了眼睛的疲劳,使得可缓解睫状肌疲劳,配合三棱镜层使得斜向入两眼的光线变成了直入两眼的光线,从而使得眼睛的集合功能完全中和,从而起到看近和看远均能放松睫状肌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近视眼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新型近用近视控制镜。
背景技术
近视的主要成因是因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时,眼睛调视远近的睫状肌及内聚角度的内直肌长时间紧缩,造成眼球永久形变且眼轴变长,因此有近视的人在观看远处物体时,物体成像会落在视网膜前方而无法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成像。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所成的像总是小于物体的、直立的虚像,凹透镜主要用于矫正近视眼。
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时,配近视镜后,看远时正好落在视网膜上,看近时产生视觉生理功能三联动,即两眼向内集合,瞳孔缩小,33cm距离付出+3.0ODS调节,视觉生理再次产生调节,促使眼轴再次增长,近视度数加深,恶性循环从这里开始,从而使得看近无法放松睫状肌,并加重近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近用近视控制镜,通过量子镜层有效过滤电磁辐射,并使光线呈匀速传播并转化为柔和光线,避免了眼睛的疲劳,配合三棱镜层使得斜向入两眼的光线变成了直入两眼的光线,从而使得眼睛的集合功能完全中和,从而起到看近和看远均能放松睫状肌的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近用近视控制镜,包括镜框,所述镜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镜片,所述镜片包括薄膜层、防蓝光透镜、量子镜层、三棱镜层和曲面组合镜层,所述薄膜层的内侧面与防蓝光透镜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三棱镜层固定连接在曲面组合镜层的外侧面,且量子镜层固定连接在三棱镜层和防蓝光透镜之间。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薄膜层固定连接在镜片中最外侧,且曲面组合镜层固定连接在镜片中最内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镜片为椭圆形结构,所述镜框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框,且镜片的大小与镜框中安装框的大小相等。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棱镜层为基底向内的三棱镜,且三棱镜层的边缘距离防蓝光透镜中心半径的距离为3mm。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棱镜层以铸模成型的方式与镜片一次成型,且三棱镜层为过渡圆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量子镜层有效过滤电磁辐射,并使光线呈匀速传播并转化为柔和光线,避免了眼睛的疲劳,配合三棱镜层使得斜向入两眼的光线变成了直入两眼的光线,从而使得眼睛的集合功能完全中和,从而起到看近和看远均能放松睫状肌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看近看远均放松睫状肌;
2、通过薄膜层将波短的蓝光变成波长较长的蓝光,并配合防蓝光透镜使得可以阻挡更多的蓝光透过防蓝光透镜,从而实现抗蓝光效果更佳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抗蓝光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镜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镜片结构俯剖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加芳,未经宋加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63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料电池用去离子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共享陪护床系统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