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前翻窗的工程车驾驶室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56584.X | 申请日: | 201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1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万正清;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业兴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B60J1/08;E05D3/18;E05C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前翻窗 工程车 驾驶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前翻窗的工程车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骨架与安装在骨架上的前翻窗,所述骨架连接在驾驶室本体两侧,所述骨架上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并通过螺栓与前翻窗连接,所述前翻窗还通过支撑机构与驾驶室本体上的骨架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在前翻窗上的支撑杆和连接在骨架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杆与连接在支撑杆上的缓冲块安装于滑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驾驶室本体上安装前翻窗,操作者只需打开前翻窗即可观察前方地面情况,具有提高操作者视野,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前翻窗的工程车驾驶室。
背景技术
在建筑、道路施工,以及抢险救灾工程中,工程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一些施工条件恶劣的场所,危险环境下,操作工程车的工程师父们经常需要向正前方地面察看工作环境,以确保工作安全。
而现有的工程车驾驶室前方采用挡风玻璃设计,它一般为一块固定玻璃结构,操作者在操作工程车行进时,前方地面出现情况,视野会受限,需要从驾驶室内走出观察,具有不够便捷,工作效率低下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在驾驶室本体上安装前翻窗,操作者只需打开前翻窗即可观察前方地面情况,具有提高操作者视野,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的具有前翻窗的工程车驾驶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前翻窗的工程车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骨架与安装在骨架上的前翻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连接在驾驶室本体两侧,所述骨架上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块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并通过螺栓与前翻窗连接,所述前翻窗还通过支撑机构与驾驶室本体上的骨架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在前翻窗上的支撑杆和连接在骨架上的连接杆,所述支撑杆尾部通过连接板连接有缓冲块,所述连接杆尾部包括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采用螺栓与骨架连接,所述连接杆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杆与连接在支撑杆上的缓冲块安装于滑槽内,所述前翻窗上还安装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驾驶室本体顶部连接有顶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与骨架上的连接块为上下滑动连接结构,在推拉把手时则第一连接杆会在连接块上的凹槽内上下滑动,所述第二连接杆与骨架上的连接块为固定连接结构,起到固定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为活动连接结构,在推拉把手时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则会活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与连接杆之间为滑动连接结构,在推拉把手时则支撑杆会在连接杆内的滑槽内前后滑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采用螺栓与骨架活动连接,在推拉把手时连接杆会围绕螺栓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驾驶室本体上安装前翻窗,且前翻窗的安装结构简单,开关便捷,操作者只需推动把手即可打开前翻窗,此时操作者从前翻窗探出头即可观察前方地面情况,具有提高操作者视野,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驾驶室本体 2-骨架 3-前翻窗 4-连接块
5-第一连接杆 6-第二连接杆 7-支撑机构 8-顶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业兴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业兴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65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晒防护喷雾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子元件点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