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磨型放矿溜槽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56808.7 | 申请日: | 201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0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明;王新龙;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拉特后旗紫金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02 | 分类号: | B65G11/02;B65G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5543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型放矿 溜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型放矿溜槽,其包括倾斜设置的溜槽体,在溜槽体的下底面竖直向下安装有四个支腿,在溜槽体的受料面上开有防磨通槽,在防磨通槽的下方水平设置有耐磨滚筒,耐磨滚筒的一部分圆周面穿过防磨通槽后位于溜槽体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计往复直线振动机构替代振动电机,使上下振动改为大幅度的左右振动,同时配合倾斜设置的放矿槽,充分的利用了矿料的自身重力,节约能源,设备故障率低,矿料不存在上抛和下落运动,减少粉尘的产生量,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型放矿溜槽。
背景技术:
溜槽是金属冶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采用溜槽放矿是克服高度差的最为有效的方法,现有技术中的溜槽一般包括倾斜设置的槽体,物料在一定高度下落到槽体中完成放矿,但在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矿石不断冲击槽体的受料面,对受料面的磨损极为严重,一旦被磨穿,极易发生漏矿的安全事故,由于在日常设备检查中很难观察到受料面的磨损情况,只有在设备大修时才对其进行补焊和加固,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和设备损坏风险,且维修时需要停机,维修人员需要进入槽体内进行维修,维修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型放矿溜槽。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一种耐磨型放矿溜槽,其包括倾斜设置的溜槽体,在所述溜槽体的下底面竖直向下安装有四个支腿,在所述溜槽体的受料面上开有防磨通槽,在所述防磨通槽的下方水平设置有耐磨滚筒,所述耐磨滚筒的一部分圆周面穿过所述防磨通槽后位于所述溜槽体中,所述防磨通槽的宽度小于所述耐磨滚筒的直径,所述耐磨滚筒将所述防磨通槽完全封堵,所述耐磨滚筒的中心与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的两端与固定板旋转连接,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溜槽体的侧面,所述中心轴的其中一端与传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单齿齿轮相啮合,所述单齿齿轮的中心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旋转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电机架后与伺服电机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防磨通槽的内壁镶嵌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滚筒由同心设置的中心筒-和外筒-组成,所述中心筒-和所述外筒-通过支棱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的外表面涂有碳化硅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计往复直线振动机构替代振动电机,使上下振动改为大幅度的左右振动,同时配合倾斜设置的放矿槽,充分的利用了矿料的自身重力,节约能源,设备故障率低,矿料不存在上抛和下落运动,减少粉尘的产生量,减少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耐磨滚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溜槽体1、支腿2、防磨通槽3、耐磨滚筒4、中心筒4-1、外筒4-2、中心轴5、固定板6、传动齿轮7、单齿齿轮8、传动轴9、电机架10、伺服电机1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拉特后旗紫金矿业有限公司,未经乌拉特后旗紫金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68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语文教学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整体研磨环的垃圾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