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膛线的二次风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58254.4 | 申请日: | 201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1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倪彬峰;王星星;晏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三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9/00 | 分类号: | F23L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42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膛线 二次 风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膛线的二次风管,包括风管和膛线,所述风管的内腔设置有四条螺旋截面的膛线,四条所述膛线的两侧依次相连组成圆形,且与风管的内壁相贴合。该螺旋膛线的二次风管,不需要大改锅炉构造既可以降低CO,解决小型生物质层燃锅炉的问题:提供了二次风;使得二次风配风更合理经济;增强了二次风穿透力使得主燃区燃烧充分,锅炉烟气CO含量显著下降;经济可靠耐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螺旋膛线的二次风管。
背景技术
生物质层燃锅炉配有一次风和二次风,其中一次风能供给大部分的燃烧需氧量,二次风对充分燃烧所需氧量起关键作用。充分燃烧是降低CO的根本措施,所以在主燃区氧气的充分供给是整个控制CO的关键。现在仍然有一部分小型的生物质层燃锅炉是由以前的煤炉改造过来的,存在着没有装二次风,或者二次风配风不足,位置不佳的情况。以上这些情况,需要一种经济有效不需要大改锅炉构造而降低CO的结构。需要解决小型生物质层燃锅炉的问题:
1、没有二次风;
2、二次风配风不足;
3、由于配风不足而引起的燃烧不充分,CO较高问题;
4、有二次风,但二次风配风位置不佳;
5、有二次风,但二次风穿透力不足,不能送至主燃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膛线的二次风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膛线的二次风管,包括风管和膛线,所述风管的内腔设置有四条螺旋截面的膛线,四条所述膛线的两侧依次相连组成圆形,且与风管的内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风管的长度为200mm直径为50mm,且材质为碳钢。
优选的,所述膛线的截面为4mm*3mm的弹簧状,且螺距为30mm。
优选的,所述风管和膛线之间采用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螺旋膛线的二次风管,不需要大改锅炉构造既可以降低CO,解决小型生物质层燃锅炉的问题:提供了二次风;使得二次风配风更合理经济;增强了二次风穿透力使得主燃区燃烧充分,锅炉烟气CO含量显著下降;经济可靠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膛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加速旋转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管,2、膛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螺旋膛线的二次风管,包括风管1和膛线2,所述风管1的内腔设置有四条螺旋截面的膛线2,所述风管1和膛线2之间采用焊接固定,加工简单方便,四条所述膛线2的两侧依次相连组成圆形,且与风管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风管1的长度为200mm直径为50mm,且材质为碳钢,所述膛线2的截面为4mm*3mm的弹簧状,且螺距为30mm,供给风量时,使得供给的空气能以一个旋转的角度喷出配风管,增强了配风的穿透力,空气经过螺旋膛线的通风管后旋转加速,周围的气体也会向喷出的气流汇聚,就增强了它的穿透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三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三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82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