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流导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0268.X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3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孟蒙蒙;毛延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库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导管 组件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引流导管组件,其包括引流导管。引流导管包括管体、接头和控制线,管体由柔性材料制成,且管体的头部用于插入人体内,管体的尾部与接头连接,管体的内部具有引流腔道和控制线腔道,接头具有沿轴向设置的第一通道,引流腔道的尾部与接头的第一通道连通,引流腔道的头部呈开口状;控制线的两端为固定端和牵拉端,控制线的固定端穿过控制线腔道并与控制线腔道的头部固定,控制线的牵拉端露出于控制线腔道的尾部,控制线用于将管体弯曲成猪尾状。控制线的固定端固定在控制线腔道的头部,医护人员可通过控制线的牵拉端将管体拉拽成猪尾状,更加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流导管组件。
背景技术
引流导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使用,其作用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当前引流导管的头部多采用猪尾环形设计,其可使得体内留置更舒适,避免尖端刺激,且能够有效的防止导管位移,将引流导管置入人体内时,如何使引流导管的头部保持成猪尾环状形态成为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引流导管组件,能够解决目前引流导管的头部不易保持猪尾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引流导管组件,包括引流导管,引流导管包括管体、接头和控制线,管体由柔性材料制成,且管体的头部用于插入人体内,管体的尾部与接头连接,管体的内部具有引流腔道和控制线腔道,接头具有沿轴向设置的第一通道,引流腔道的尾部与接头的第一通道连通,引流腔道的头部呈开口状;控制线的两端为固定端和牵拉端,控制线的固定端穿过控制线腔道并与控制线腔道的头部固定,控制线的牵拉端露出于控制线腔道的尾部,控制线用于将管体弯曲成猪尾状。
进一步地,接头具有第二通道,控制线腔道的尾部与第二通道连通,控制线的牵拉端穿过第二通道并露出于接头外。
进一步地,接头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用于卡入第二通道并限制控制线的牵拉端进行位移。
进一步地,限位件为限位插销。
进一步地,控制线腔道的头部呈闭合状。
进一步地,管体由医用级聚氨酯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引流腔道的内径大于控制线腔道的内径。引流腔道的内径为1.9mm,控制线腔道的内径为0.6mm。
进一步地,引流导管组件还包括矫直棒,矫直棒用于将已弯曲成猪尾状的管体进行矫直。
矫直棒包括手持部和棒体,棒体呈笔直状,且棒体连接在手持部上。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在引流导管的管体内部设置引流腔道和控制线腔道,积液、积气等流体物质通过引流腔道排出人体,控制线的固定端固定在控制线腔道的头部,医护人员可通过控制线的牵拉端将管体拉拽成猪尾状,方便快捷;此外,控制线位于管体的控制线腔道内,能够有效避免控制线切割患者组织的风险;
2)引流导管组件还包括了矫直棒,通过矫直棒将猪尾状的管体矫直,便于医护人员将从人体上拆卸引流导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引流导管组件中引流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引流导管组件中矫直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库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库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02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蔬菜种植用播种机
- 下一篇:便于拆卸针头的胰岛素注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