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硬质河道生态化改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0384.1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1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罗坤;余启辉;马方凯;邓宇杰;吴从林;刘喻;邵军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C02F3/32;C02F3/34;A01G22/00;A01G22/60;A01K61/00;A01K61/7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硬质 河道 生态 改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城市硬质河道生态化改造结构,包括在河道两侧河岸交替布置的若干个半圆形生态修复单元,半圆形生态修复单元的弦贴在河岸上,半圆形生态修复单元包括两个四分之一圆的生态潜坝,两个生态潜坝内分别设有沉水植物修复模块和大型底栖动物栖息模块,两个生态潜坝的弧顶之间留有0.5~1米的间距,沉水植物修复模块和大型底栖动物栖息模块之间设有微生物附着基模块。本实用新型城市硬质河道生态化改造结构,在确保河道防洪安保的同时,实现栖息地修复措施稳定运行,兼顾河道防洪安保与生态景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硬质河道生态化改造结构。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传统的河道整治以防洪为主要目标,主要采取截弯取直对河道进行人工渠化,河道断面被整修成整齐划一的规则矩形或梯形。但是这种改造方式造成河道护岸大面积硬质化,不仅破坏了河道的自然蜿蜒形态,也造成适宜水生生境缺失,使生态系统退化,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据统计,我国城市河流护岸硬质化程度已经达到70%左右,与当前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极不协调。
另外,目前针对城市硬质河道的生态化改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生态改造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河道过流断面,增加了河道糙率,降低了河道过流能力;
2)行洪期间,水流速度快,已有的生态改造措施易受到冲击。
因此,在实施城市硬质河道生态化改造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河流生态修复措施与河道防洪安保的关系,使其兼顾防洪安保和生态景观显得格外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城市硬质河道生态化改造结构,在确保河道防洪安保的同时,实现栖息地修复措施稳定运行,兼顾河道防洪安保与生态景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城市硬质河道生态化改造结构,包括在河道两侧河岸交替布置的若干个半圆形生态修复单元,所述半圆形生态修复单元的弦贴在所述河岸上,所述半圆形生态修复单元包括两个四分之一圆的生态潜坝,两个所述生态潜坝形成了保护人工栖息地的静水区,两个所述生态潜坝内分别设有沉水植物修复模块和大型底栖动物栖息模块,两个所述生态潜坝的弧顶之间留有0.5~1米的间距,作为所述生态潜坝内静水区内外生物交流的通道,所述沉水植物修复模块和大型底栖动物栖息模块之间设有微生物附着基模块。
优选地,所述半圆形生态修复单元的高度不高于所述河道的常水位,所述半圆形生态修复单元的半径为所述河道宽度的1/5~1/3,两个相邻的所述半圆形生态修复单元的弧顶之间的间距为50~200米。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附着基模块包括混凝土底板,所述混凝土底板为长方形,所述混凝土底板沉入水中与所述河道的底部相抵靠,所述混凝土底板的四个角点上垂直固定有四个钢制立柱,四个所述钢制立柱的上端点和下端点均通过钢梁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长方体,所述长方体的上表面铺设有若干根上横梁,所述长方体的下表面铺设有与所述上横梁一一对应且平行的下横梁,每个所述上横梁与与其对应的下横梁之间连接有若干条挂绳,每个所述挂绳上系有若干个六角环,所述六角环上均匀分布有碳素纤维草,用于微生物挂膜,有助于河道内微生物群落恢复。
优选地,相邻的两根所述上横梁之间的水平间距为15~25cm。
优选地,所述沉水植物修复模块包括土方层和设在所述土方层上方的沉水植物层,所述沉水植物层的沉水植物为耐污和去污能力强的狐尾藻、轮叶黑藻、苦草,所述沉水植物修复模块靠近所述微生物附着基模块的一侧设有第一混凝土挡墙,防止土方层内水土流失,所述第一混凝土挡墙的高度为8~12cm,所述土方层的底部通过高效无机粘接剂层固定在所述河道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0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装饰墙体以及装配式建筑结构
- 下一篇:活动式地脚螺栓定位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