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电自动转向流利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0577.7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9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国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3/00 | 分类号: | B65G13/00;B65G11/02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陈科巧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转向 流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电自动转向流利架,属于流利条装置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流利条在直角周转物件过程中容易掉落及流利条不方便拆卸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第一滑梯、第二滑梯、挡板、周转滑组块,所述第一滑梯是直角梯形体,所述第一滑梯的斜面上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第一流利条,所述第二滑梯是直角梯形体,所述第二滑梯的斜面上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第二流利条,所述第一滑梯的梯形上底边与第二滑梯的下底边呈直角设置连接,所述挡板设置在第二滑梯侧部壁上,所述周转滑组块设置在第一滑梯的梯形上底边与第二滑梯的下底边之间的直角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制造成本低,拆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利条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电自动转向流利架。
背景技术
现有流利条在传递物件过程中尤其是由斜度破滑动下进行转弯过程中,需要人工先将物件在斜坡底部接住,然后再转入另一斜坡度流利条上滑动进行传递,存在的缺陷在于:一、需要人工接,造成不必要人力浪费,工作效率低;二、现有的垂直连接的流利条结构,在物件滑动转弯的过程中容易掉在地上,需要人工捡起,使用效果差,且容易造成物件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电自动转向流利架,解决现有技术中流利条在直角周转物件过程中容易掉落及流利条不方便拆卸的问题,技术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制造成本低,拆装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电自动转向流利架,包括:第一滑梯、第二滑梯、挡板、周转滑组块,所述第一滑梯是直角梯形体,所述第一滑梯的斜面上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第一流利条,所述第二滑梯是直角梯形体,所述第二滑梯的斜面上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第二流利条,所述第一滑梯的梯形上底边与第二滑梯的下底边呈直角设置连接,所述挡板设置在第二滑梯侧部壁上,所述周转滑组块设置在第一滑梯的梯形上底边与第二滑梯的下底边之间的直角部。
所述周转滑组块侧面是“凹”形状,所述周转滑组块的两个凹内壁之间设置有滚轮条,所述滚轮条上穿有数量超过一个的滚轮。
所述滚轮是由两个相同的三角状轮并列拼接成一个六角状滚轮。
所述第一滑梯上底边长度大于第二滑梯的下底边长度,所述周转滑组块两个外壁分别与第一滑梯的上底部、挡板的内侧面对应连接,所述周转滑组块底部与第二滑梯斜面部上的第二流利条端部对齐。
所述周转滑组块凹面口底部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部设置有固定平板,所述固定平板与第一滑梯上底面、第二滑梯下底面是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固定平板与挡板的接触面连接。
所述固定平板是长方体形状。
所述支撑块是长方体形状,所述周转滑组块的两个凹壁上设置有第一轴孔。
所述挡板是长方体形状。
所述滚轮是橡胶材质。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区别在于:
一、本发明通过周转滑组块设置在第一滑梯的梯形上底边与第二滑梯的下底边之间的直角部,所述挡板设置在第二滑梯侧部壁上,所述周转滑组块两个外壁分别与第一滑梯的上底部、挡板的内侧面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滑梯、第二滑梯都是直角梯形状,效果在于:便于物件通过第一滑梯斜面上的流利条滑动到周转滑组块上,并被周转滑组块的挡板挡住,然后顺着第二滑梯上的流利条进行下滑,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二、本发明的第一滑梯上底边长度大于第二滑梯的下底边长度且所述周转滑组块底部与第二滑梯斜面部上的第二流利条端部对齐,效果在于:便于第一滑梯、第二滑梯、周转滑组块之间形成高度差便于物件的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国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宿迁国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05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装拆流利条的挡板
- 下一篇:一种橡胶切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