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倒角机气缸回气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0848.9 | 申请日: | 201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1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丁伟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晋椿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6 | 分类号: | B23B5/16;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丁鹏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角 气缸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倒角机气缸回气利用装置,包括倒角装置,还包括基座;棒料压紧机构,具有下压气缸、压头以及压紧座,所述压头位于所述压紧座的正上方,所述压头固设于所述下压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压紧座的上端开设有V形定位槽,所述压头的下端具有与所述V形定位槽相适配的V形压紧端;吹气装置,具有导气管和吹嘴,所述吹嘴位于所述压紧座侧方且吹气方向朝向所述V形定位槽的延伸方向;切换机构,选择性的将气源与所述下压气缸的进气口连通或者将所述下压气缸的进气口与所述导气管连通,其可以在倒角过程中间歇性的清理夹紧机构上附着的碎屑,避免在夹紧过程中碎屑损坏磨光棒的外周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倒角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倒角机气缸回气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磨光棒生产加工过程中,根据客户的要求以及为了避免磨光棒端部的锐角在运输使用过程中划伤包装和划伤操作人员,往往需要对磨光棒的端部进行倒角处理。
传统的倒角处理方式是使用车床等通过刀具将磨光棒端部的边缘进行除料加工,从而形成一个45°的倒角;但是车床这些加工设备其加工较为繁琐,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本企业设计了一种新的倒角装置,通过高速旋转的刀头直接对磨光棒的端部进行倒角,但是这种倒角装置需要在倒角的时候对磨光棒进行夹持固定,防止倒角的过程中磨光棒出现轴向窜动,同时也给磨光棒提供定位和支撑,由于夹紧机构靠近倒角装置,那么在倒角的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将会飞溅到夹紧机构的夹紧面上,从而后续的磨光棒夹持过程中,由于挤压力的作用,将会使碎屑压伤磨光棒的表面,这将会破坏磨光棒的表面光洁度,导致磨光棒合格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倒角机气缸回气利用装置,其可以在倒角过程中间歇性的清理夹紧机构上附着的碎屑,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倒角机气缸回气利用装置,包括倒角装置,还包括
基座;
棒料压紧机构,具有下压气缸、压头以及压紧座,所述压头位于所述压紧座的正上方,所述压头固设于所述下压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压紧座的上端开设有V形定位槽,所述压头的下端具有与所述V形定位槽相适配的V形压紧端;
吹气装置,具有导气管和吹嘴,所述吹嘴位于所述压紧座侧方且吹气方向朝向所述V形定位槽的延伸方向;
切换机构,选择性的将气源与所述下压气缸的进气口连通或者将所述下压气缸的进气口与所述导气管连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压气缸为单作用气缸。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切换机构为两位三通电磁阀。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导气管为竹节导流管。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倒角机构包括倒角头、驱动电机以及水平往复直线移动机构,所述倒角头固设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驱动电机固设于所述水平往复直线移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其可以在倒角过程中间歇性的清理夹紧机构上附着的碎屑,避免在夹紧过程中碎屑损坏磨光棒的外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两位三通电磁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晋椿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晋椿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08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