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性蝶形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1308.2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7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忠云;沈晓华;宋世元;沈煜;陈龙;张军霞;钱镇国;严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性 蝶形 光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隐性蝶形光缆,其包括隐形微缆、加强线以及外护套。隐形微缆和加强线相互平行布置,且均穿设于外护套的内部。隐形微缆的外径控制在450μm~950μm。沿其径向由内向外,上述隐形微缆依序由相互同心布置的非着色光纤、透明紧套层以及透明热活化黏结层构成。这样一来,从而使得隐形微缆的走线进程不易受到室内拐角的影响,进而保证了布线的规整性,确保墙面的整体协调性。另外,蝶形光缆入户后即将隐形微缆剥出,通过加热其上的透明热活化黏结层即可实现与墙面的可靠固定,简化了施工工序,且避免了施工对墙面造成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光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隐性蝶形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通信的飞速发展,光缆的使用日益频繁。为了满足用户宽带网速提升的需求,光纤到户(FTTH)、光纤到楼(FTTB)的需求日益增加。在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明线敷设方式,即通过在墙体上布置钉卡的方式将放蝶形光缆或圆形光缆放置在建筑墙面之外或附着在建筑墙面的表面。其中,以蝶形光缆的应用最为普遍。已知,蝶形光缆其外径尺寸较大,颜色鲜明,从而致其布线时受室内拐角影响较大,导致布线不规整,施工完成后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墙面的整体协调性,直接影响室内的美观性。更为严重的是,施工过程中还会对墙面和室内装修造成难以修复的损伤,导致客户的接受度不高。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会破坏室内原有布局和美观性,且施工便捷的隐形蝶形光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隐性蝶形光缆,其包括隐形微缆、加强线以及外护套。隐形微缆和加强线相互平行布置,且均穿设于外护套的内部。隐形微缆的外径控制在450μm~950μm。沿其径向由内向外,上述隐形微缆依序由相互同心布置的非着色光纤、透明紧套层以及透明热活化黏结层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非着色光纤为单模抗弯光纤,且其最小弯曲半径控制在8mm以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非着色光纤的模场直径控制在9.2±0.4μm@1550nm,且与G652光纤兼容。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透明紧套层为TPU层、尼龙层或硅胶层中的任一种,且其厚度控制在260μm~280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外护套由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加强线为镀铜钢丝、磷化钢丝、镀锌钢丝或芳纶丝纤维绞合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加强线包括第一加强线和第二加强线,分布对称地布置于隐形微缆的上、下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在外护套的左、右侧、正对应于隐形微缆位置开设有V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隐形蝶形光缆还包括承拉线,其亦穿设于外护套的内部,且与隐形微缆相平行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承拉线为玻璃纤维光缆加强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剥开后的隐形微缆具有较小的外径尺寸,从而使其弯曲半径更小,进而其走线不易受到室内拐角的影响,进而保证了布线的规整性,确保墙面的整体协调性。另外,蝶形光缆入户后即将隐形微缆剥出,加热其上的透明热活化黏结层即可实现与墙面的可靠固定,从而避免了顶卡的使用,简化了施工工序,且杜绝了施工对墙面造成的损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13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断路器
- 下一篇:一种全介质自承式光缆